顶点小说网 > 双子ID:枉梦及边 > 第二章 第六节 伊莎计划(支线)

第二章 第六节 伊莎计划(支线)

小说:双子ID:枉梦及边作者:翼晗字数:2686更新时间 : 2018-06-07 09:10:40
  奇点纪元35年……

  小白鼠还在笼子里跳动,却不知道自己早已成为了别人的实验体。纯白的圆顶墙壁下不停有机器来回穿行搬运着物资。各种巨大的物件被来回搬运,一下乱着又整齐,整起了又乱。随着物资的不断拆分搬动,房间正中央开始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立体屏幕,屏幕正对着一个中年男子,他几次将手放在耳机上,但想了一会儿,他又重新将手放下。

  不行,现在还不是时候。

  房间内其他员工还在忙于自己手中的事务,根本没有人注意到中年男子的复杂神情。随着立体屏幕逐渐被完善,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机器进入了待命状态。男子开着正面的屏幕,原本呈灰色的屏幕上亮起了一圈蓝光——那是董公司的标志。

  最后一个机器也进入了待命状态,员工们停下手中的工作,看向正上方那名男子。“嘀”,男子所佩戴的耳机上亮起一点红光,“说吧。”男子心不在焉地说道,红光随着男子的话而熄灭。

  “冯老,”耳机中传来一声比较清脆的女声:“立体屏幕已经搭建完毕,现在可以开始实验了。”“那就开始吧。”这位被称作冯老的中年男子目不斜视地盯着屏幕,一边用一种宛如身外之事一般的口气说道。很快,屏幕上的标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二维容器模型图,二维容器所对应的正是立体屏幕下充满生理盐水的一个培养皿,在二维容器旁还显示了一些相关数据,可是冯辛赋并不管这些,他只是一味地盯着那个二维容器看。

  一个处于待命状态的机器被激活,拖着一个箱子大小的制冷机移动向培养皿。制冷机内的温度足以让脑细胞进入冻存状态,这种技术在公元时代来说还是很不容易实现的,可是因为虚拟技术的冲击,人们凭借着人工智能运算对超低温制冷系统进行改进,撤掉了一些无用功的部件系统,最终让这种制冷系统得以从实验室流入市场和工业发展,也得以让“伊莎”计划无阻碍地顺利实施。

  但是还不够,冯辛赋始终保持着这样的信念。早年的计算机大得足够塞下一间屋子,随着之后的不断改进,开始出现了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那时的人们应该也会以为电脑发展的终极形态就会是这样吧?可是随着奇点时代的到来,虚拟技术不断地进行更新,电子设备全部被重新洗牌,电脑到现在为止已经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器材了,而是植入在各种基础器材里的一个公共设施:可以这么说,过去要说买电脑还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如今再要说买电脑这种话,可能别人就要想看傻瓜一样看着你了——在这个时代,到处都是电脑。

  超低温制冷机也是一样,尽管有研究员出来解释说受到物理上的限制之后不可能再在制冷系统上有所作为了。但,这不过是技术缺陷所导致的问题罢了,在冯辛赋的眼中,技术的进步根本不会有所终结,如果在一种方式下无法进行下去,那就换一个方式。这种思想一直被吴申所称赞,同时也正因为这样的思想,冯辛赋才会得以被吴申选中,为董公司的兴起做出巨大贡献。

  在这次计划结束以后或许应该可以思考一下对制冷系统的改进更新吧。冯辛赋这样想着。

  制冷机被拖到了培养皿正上方,“开始实验。”耳机中传来一声男声。制冷机那厚重的舱门被打开,一时间一股极寒涌出,周围的空气遇冷瞬间凝结成小固体结晶,制冷机周围被一团浓浓的白雾所笼罩,无人能看清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一颗白色的,像珍珠一样的小颗粒落进培养皿中,随着小颗粒的落入,培养皿里有一部分水受冷直接变成了冰粒,培养皿中的生理盐水以小颗粒落下的地方为中心向四周拱起,没过一会儿又恢复成了水平面。“小珍珠”在水温下开始伴随着顺时针自旋溶解起来,白色融在液体中将其变成了营养液。

  立体屏幕上的数据在剧烈地跳动,当制冷机刚被打开时温度栏上的数据快速从4度跳到0度,然后又成了两条横杠。员工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起来,端放容器的底座在员工们的操控下开始变红变热,培养皿的的上下两端同时承受着冷热两重天。幸好在实验开始之前已经通过小董AI的运算,才使用了韧性极大的特制培养皿。

  培养皿在温度压下剧烈抖动了几下,好像随时都有炸裂的危险,但这些情况早已在AI的运算中被预言到了。培养皿处于炸裂的边缘,却始终没有发生爆炸,随着两边的温度差越来越小,抖动越来越不明显,培养皿内的“珍珠”溶解到已经无法再用肉眼捕捉。加热还在继续,待到溶液里面的冰粒彻底消失后,立体屏幕上的温度栏才重新由两杠恢复到0度,原本一直处于两杠状态的活性栏也开始出现了数字,虽然一直只保持着10这个数字没再增长,标志着培养皿中一直都只有10个细胞,但是随着细胞的运动,不断吸收着营养液中的营养物质,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吸收速度也越来越快。

  温度最终达到了一个临界值,这是AI智能算法得出的结果,无人会对此质疑。看到立体屏幕上温度栏显示已经到达了临界值,员工们又开始调整温控系统,将温度维持在这一刻的大小。

  “可以让细胞构成组织了。”耳机中再次传来年轻的男声,冯辛赋欣慰的点点头,他缓缓地开口说道。

  “这是一个新的尝试,今天在座的各位都将成为这次尝试的见证人。”

  整间室中响起了稀疏的鼓掌声,实际上在这一大片实验室中只有十几人在进行着技术操作,更多更大的工程量早已被机器所取代了。冯辛赋示意他们安静下来,他站在所有人的最高处,灯光从他的身后撒下,此时的冯辛赋更像是人们眼中的一位朝圣者。

  “将细胞构成组织,开始。”冯辛赋一字一句地宣布道。

  立体屏幕开始收缩成一个黑色的大盒子,四周屏幕上的画面全部消失,整个黑盒上没有一点突出或是凹进去的线条,让人感觉到那是一件极其标志的艺术品。

  “真正的艺术家都更倾向于被线条、色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激发灵感,而不是画面描绘的物体本身。

  蒙德里安这么说过。

  ……

  黑盒那完美的外形根本不影响它执行超精密的运算,员工将培养皿中的细胞基数导入进黑盒,里面开始了一场不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运算。

  所有人都在屏息以待,黑盒从外部看来根本没有一点动静,计算的成功与否也无从得知。但是很快,一颗由黑盒所模拟出的细胞出现在人们眼中,那绝对的黑色上终于有了一点白色,但没人敢说这代表了什么,人们反而更紧张了。

  黑盒再次处于静止状态,至少表面上是这样。一颗细胞的存在,经历了基础物质不断地分解,重组,在这个过程中哪怕是一点微小的偏差也会让这些物质无法构成细胞,变成养料,或是病毒……在死亡与重组中向着细胞形态构成。所以即使是一颗细胞真正经历的诞生过程甚至比一场战争还长。

  遨游在地球历史中的黑盒静静地用数据来分析它所观察到的一切,忽然它灵光一闪,第二颗细胞再次被它模拟出来。紧接着是第三颗,第四颗……

  当第十颗细胞也被模拟出来时,人们发出一阵欢呼。十颗细胞在黑盒的模拟范围中看似混乱地运动,实际上在黑盒运算中皆是有规律可寻的,虽然员工们已经顾不上这么多了,在他们看来,现在最重要的应该是:计划成功了。

  没错,伊莎计划成功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