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红尘千千结 > 第四十二章华灯初上论美食(三)

第四十二章华灯初上论美食(三)

小说:红尘千千结作者:何必唠叨字数:3259更新时间 : 2020-11-08 20:52:41
  
小兰和翠翠引领众人拐入屏风,然后安排依次来到桌前座位旁。
秦天看着右手的程开和杜宇已经坐下,不仅咳嗽两声。看着两个人慌忙起身,才煞有介事的绕桌,来到长桌另一头白雪身后,轻轻的把椅子向后一拉,等待白雪入座后再把椅子轻轻一推。
“谢谢——”白雪轻点螓首。
“这是老夫的荣幸——”秦天恭敬的说完,才又绕回到自己的主位上。
程开可谓大张着嘴看完秦天的表演,“这是个啥规矩嘛!”
杜宇拉一下程开,悄悄说道:“老将军慎言,王爷刚才的举动颇有深意啊!你再看这座位排序,本府安排王爷右手第一,老将军次之……这明显就是刻意为之啊!”
程开扫视一下立马恍然,毫不犹豫的做出决定,“老夫粗人一个,今日全听大人安排。”
杜宇和程开都有身临包围圈的危机,从两人相互勉励的眼神交流中,迅速结成了战时同盟。
看着秦天在经过程开和杜宇面前时故意提提气,一副趾高气扬态。两人更为今日家宴揪心,就怕做出失仪举动,闹出笑话。
“大家可以坐下了,今日家宴,杜府台亲临,为本府增光不少。即是家宴,就没有那么多讲究,杜府台莫要拘束,尽管放开来吃喝。”
杜宇一听赶紧应诺道谢;程开则是万分委屈的看着自己的老帅。
……
白雪坐在秦天对面,很自然的把面前盘子里的餐巾布展开铺在腿上。
每位客人的面前都有两个高脚杯,一个大些,已经盛满了水,一个略小——空的。
接着小兰开始在白雪面前的那个小点的水晶高脚杯里注了一点红宝石般的酒液……
一般吃西餐都会有四个酒杯,大杯是用来盛水的,中杯用于呈红酒,小杯是来放白葡萄酒的,至于细长的杯子则是盛香槟用的。
用餐中间的用酒则是固定搭配,红酒去油腻,适合配肉类;白葡萄酒去腥味适合配海鲜、鱼类等等;甜点则配香槟。餐后宜选择白兰地、雪莉等浓烈的酒帮助消化。
而且使用不同的杯子,端杯、持杯都有繁复的规矩。
这里不比前世,秦穆也只能弄一个四不像的规矩。不过,这样的规矩已经很繁复了。用在这个修者的农业社会倒是显得很优雅、很文明、很高尚、很贵族,最重要是秦穆感觉很有范儿。
白雪练了好久才学会。如今用上倒是更显得雍容华贵。轻轻晃晃酒杯,让里面的酒液和空气充分混合,然后轻轻呡了一口,本来偏酸的酒液在口中化为醇厚的果香。
白雪回味着酒液的醇香,放回酒杯对着小兰微微颔首。随后,小兰开始往杯子里斟酒。
目睹白雪品酒的整个过程,程开悄悄对着杜宇伸出了大拇指,杜宇则递个眼神,告诉程开放心,一切有我。
然后两个人都把面前的餐巾布学着秦天样子铺在腿上。
秦天看着程开杜宇依样画葫芦的仓促劲,心里很是畅快。
对着正在给自己斟酒的翠翠,故意大声说道:“翠翠啊,告诉穆小子,老夫的牛排要煎的七分熟——”
“诺——”翠翠一边应答,一边斟酒,动作娴熟至极。
“本座要六分熟——”燕双刀马上交代。
……
不知道几分熟是个啥意思,杜宇和程开交换一下眼神,都大着声音说了个——‘七分熟’。
不就是吃个牛排嘛,这都是个啥规矩嘛,程开已经满肚子委屈。但是被面前的所谓排场和规矩束缚,又发作不得,只得端起面前的水杯一饮而尽,“这是水嘛,干嘛给老夫喝水,谁给我换的——”
“你瞎叫唤个啥,那个就是水嘛。”秦天有意揶揄说道。
程开语噎,闭紧嘴巴不说话了。
“程老将军慎言——”杜宇又递上一个劝慰眼神。
秦天看到杜宇和程开拘谨姿态,一时难掩内心喜悦。
……………………
白雪对小十碧云也是甚为喜欢,专门让小十坐在自己左手边,右边的位置自是留给秦穆的。
“碧云——这个名字可是公子所起?”
“是呀,姐姐。”小十对白雪也是非常爱慕,亲热之态跃然脸上,“穆少哥哥说‘碧云’就是晴空中的云彩。还记得他念了一首诗呢!”
“噢——可还记得?能否念来听听?”
“穆少哥哥说得岂敢忘记,我这就背给姐姐。”小十说着学秦穆酸邹邹的样子,摇头晃脑的读起来——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小十读的虽然不快,但是有的地方却没有句读断开。让听者有莫名其妙之惑。
秦义秦忠父子一个管账、一个管家,算是有些才学,却还是听得一头雾水。何况其他人听得就更加费劲了。
“好诗——”杜宇拍案而起,难掩兴奋之色,“敢问碧云小郡主,此佳作可是出自穆公子之手。”
“自然是穆少哥哥所作——”碧云挺挺高傲的小胸脯,自豪的说道。
这首诗其实出自北宋范仲淹《苏幕遮怀旧》。这首诗有景有情,不仅思乡,也有思人的意味。
秦穆常常挂在嘴边,就是随时提醒自己身在另一个空间,却不能忘怀来此的责任和对另一个人的思念。
范仲淹是谁啊!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大才!其“文武兼备”、“智谋过人”,无沦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对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当时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即使在担任地方官时,他也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他开风气之先,文章论议,必本儒宗仁义;并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生孜孜于传道授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乃至晚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遗表》一言不及私事。
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为儒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即使身在另一个空间世界,已经练就了城墙一般厚实的脸皮,秦穆还是不敢把这首诗作安在自己名下。
范仲淹啊,自己前世的教学楷模、古人偶像,安敢有亵渎之举!
秦穆引用这首诗开篇二字作为小十的大名就说过,这是在一篇杂经中看过,不是自己所作,但是小十确坚信的认为就是穆少哥哥故意自谦才那么说的。如今听到来自府台的赞美之言,自然全力维护秦穆了。
没有背景还可以高坐朝堂数十年,这都是经历十年寒窗,凭着博古通今硬实力才可以办到。论文化学识,要是抛开个人偏见,在坐之人都不得不承认杜宇才是真正的饱学之士。
谈诗论道不是秦天的长处。虽然嘴上对文人骚客大加贬损,但又不得不从内心承认文化人的作用。
虽然听小十碧云读的朗朗上口,却不知是个啥意思。可是想想文人说话一般都该是这德行,引经据典的不知所云。
况且,当下这位大儒还是在赞美自己孙子的文采,那种超越的自豪心理自是喜上眉梢。
文人不是都讲究一个谦虚嘛,这个时候秦天自然不会掉链子了,于是就小心问道:“杜府台,穆小子的这个能称得上佳作?”
“哈哈哈——”杜宇展开了文人的豪放做派,“岂止是佳作可以评价,此诗作必然流传千古——小郡主刚才所读,有几处没有断句,自然还无法理解其中真意。”
随后,杜宇用浑厚的声音朗朗诵读,“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此诗容景于情,寄景怀乡。句句流露真情,字字朴实无华。
全诗道尽思乡离愁,却不失豪迈之态;写尽游子离别,却没有半点浮华辞藻。
本府离家别子,莅临凭祥,如今已三月有余。此诗作犹如洪钟大吕敲击心神,却又似小溪清泉般抚慰灵魂……”
烤炉前,秦穆专注煎制牛排。杜宇的豪迈声音从屏风内传来,一时走神,差点把牛排煎糊了。
杜宇难掩兴奋之色,对着秦天抱拳道:“穆公子大才,这样的佳品就是朝堂也无人可以比肩。”
“哇哈哈哈——杜府台所言可有夸大——”
“本府向来不苟虚言,句句中肯。穆少乃是天上之鲲鹏,水中之蛟龙。小小凭祥岂能是穆少困顿之所?”
“哇哈哈哈——想不到我们老秦家凭祥这一脉竟还出了一个诗人!”
在坐之人也就杜宇文气十足,对《苏幕遮怀旧》感触最深,理解也很到位。其余的也就是一知半解,但是作为凭祥世子得到如此赞誉,内心也一样荣光无比。于是大家都为王爷秦天表示道贺,只不过对这首《苏幕遮怀旧》却是不敢评价。
杜宇听着五花八门的阿谀奉承,再看秦天满脸笑意的粗俗,大有鸡对鸭讲、对牛弹琴的慨叹。
白雪此刻哪有心思揣摩《苏幕遮—怀旧》的意境,完全陶醉在对自己男人的一片美好憧憬之中。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