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叶香君宁逸 > 第四百五十一章 暗下口谕

第四百五十一章 暗下口谕

小说:叶香君宁逸作者:红白莲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3-02 20:09:09
天子脚下律法严明,就是一个小贼要偷馒头都要深思熟虑,谋划周全,更不要说连害三十六条人命。除了赵长荣,也没有第二个人敢做出这么样的事。

        早在宁逸请缚令时,皇上早已心知肚明,只是没有实证他不能莫须有的抓人。不然被北秦反打一棒,说他所管辖之地罪人横生,他三司府衙找不到凶手,便拿它北秦皇子做替罪羊。

        这要传出去,不仅会被遭天下人嗤笑,还会被天下人所蔑视。

        “赵长荣在京都为祸多年,但他向来都是只惹小事不惹大事,府衙刑部跟大理寺是都拿不住他一点把柄。纵然全城百姓都知道他作恶多端,也无能将他绳之以法。”皇上微微叹了口气。

        别说赵长荣做事狠绝,不留后患,就是留了活口,那作为本朝子民他也不能随意举报别国亲王。除非人证物证具在,甚至将他当场缉拿,这才能让他没有辩驳之口。

        “父皇何不听听儿臣的两全之法?”太子低声试探着。

        皇上喉咙里发出几声低吟,犹豫了半响才道:“赵长荣的把柄,靖王甚是拿不住,你有何良策?”

        太子心中一喜,低声道:“京都内三司具在,府衙刑部大理寺,这唯一在京都的是前两者。要想对付赵长荣,自然也要靠这两府相助。府衙令官年事已高,不便再惊风雨,但宁逸身为我朝皇子,铲除逆贼自是再合适不过。儿臣斗胆,请父皇暗下秘旨,准缚令缉拿赵长荣!”

        缚令只缚皇亲国戚,上至昏君妖后下至亲王贵胄,本朝开国以来所用的次数寥寥无几。宁逸提出请缚令时,满朝文武是都暗中惊动。不仅仅是因为缚令,还因为他要捉拿的人是盟国亲王。

        如果此令得行,那北秦亲王就会沦为阶下囚,将盟国亲王关入大牢的本朝帝王就会成为众矢之的。那友邻盟国说不定会就此撕毁盟约,领兵压境。只要北秦一动,其余列国蛮夷也会伺机而行。

        这一道缚令并不单是抓人,还是拿整个国家兴亡在赌。而这掌控一切的是皇上,抓人的是亲王,只要事情闹大,他们总归是脱不了关系。太子等于是将他们二人推入了火坑,但他不会这么傻,所以在言辞间他说了,下秘旨。

        “宁逸曾向父皇求缚令,他在刑部多年定不会捕风捉影就缉拿犯人,前日儿臣见他神色松散,可见心中无忧,说不定早已握有赵长荣的罪证,碍于父皇不下令便不得为之。如果父皇下了这秘旨,宁逸便可拿人举证,为我朝铲除一个毒瘤。若是他失败,父皇也可说自己从未下过令,全是宁逸擅自妄为。”太子阴鸷一笑。

        “若是失败,父皇便对他施以惩戒,再给北秦王赔一点珠玉礼仪,将赵长荣以上宾对待,一切也就过去了。宁逸曾当朝顶撞父皇,顽劣不恭是众人皆知的事。这般恣意妄为,也可说得过去。若是北秦王追究,那就是他们心胸狭窄,与我们有利。”

        皇上听他说的是句句在理,捻须微微点了点头。

        偏殿内,总管太监是提着灯笼,身着黑衣而来。他细语了几句,将皇上的吩咐一字不差的转述到了宁逸耳朵里。

        “父皇就只有口谕?”宁逸听得那话,目色狐疑。

        总管太监身披黑子外袍,抬起头来,灯笼的光映耀在他脸上,明明灭灭显得狰狞可怕:“老奴在皇上身边伺候了几十年,这传秘旨的事还能作假吗?”

        宁逸见他只身前来,还做这般隐秘的装扮,倒像是传秘旨的样子。只是父皇总该给他一个信物才是,不然如果是这狗奴才恣意妄为,或是传话中有什么错处,到时他十张嘴也说不清。

        “皇上的话老奴已带到,还望靖王殿下早些谋划。”总管太监是躬身而拜,将灯笼是吹熄了,就这么抹黑着离去,活脱脱像一个从地狱来的恶鬼。

        就在他走后,宁逸身旁是现出了一个人,他正以一种不屑的眼光望着那黑色背影:“王爷,这老狐狸带口谕不带信物,定是添油加醋或是少传了些东西。”

        宁逸不假思索,摇头道:“他独自前来定是奉了父皇的旨,传的话也不敢造假,不然本王与父皇一对质,他便老命不保。就是你给他传话,让他怂恿别人的时候,也是在暗处悄悄而行。将心比心,谁都不会做让自己暴露出来的事。”

        总管太监在宫中多年,得父皇信任,定不是拎不清的人。

        “可是,皇上当初不是驳了王爷的缚令,又怎会在此时又准了?”王公公皱眉不解。

        宁逸不语,只看着暗沉的天色,打了个哈欠:“或许,先睡一觉,明天就知道了。”

        这一夜下起了绵绵细雨,这雨自安眠让宫中是沉寂得很,主子起得晚,奴才自然也伺候得晚。这文武百官被囚在宫中不得释放,这早朝也是停了几日,只有内阁还在正常行事。

        皇上今日出奇的也起了晚了很多,当晨间宫中敲响,早朝时间已过了整整一个时辰了。宁逸望着雨后迷蒙的天,聆听着寂静的清音,不知怎的,这一朝的皇宫竟是如世外桃源般恬静。

        “王爷。”冯家兄弟照例来寻卫,二人对宁逸是都抱拳拱手。自打在那马场之后,他们便对他起了几分敬佩。那夜切磋后,更是对这落魄亲王刮目相看。

        “二位统领来得比以往早了些,可是禁卫营中有什么急事,急着巡值吗?”宁逸对他二人问道,语气谦和而礼貌。

        冯家兄弟面上带笑,兄长冯威抱拳道:“不是有急事,是我兄弟二人自己出行的,前日切磋我们不小心伤了王爷,不知王爷的身子如何了?”

        弟弟冯武是在一边点头,他们兄弟是双生子,样貌动作声音都几乎一样,这两人并立而言,倒像是戏班子里的木偶人。

        “一点皮肉伤罢了。”宁逸淡笑,剑眉轻展是潇洒大气。

        冯家兄弟都是笑开了,心中是轻松无比,以往陪伴在平王身边,得到的都是肃然高语,哪来得这般闲散舒适。

        “听说前段时间,二位是到京都去平了一场前朝余孽的乱事,不知可了结了?”宁逸随口问道。

        冯武是随意摆手,不耐烦道:“哪是什么乱事啊,就是方有德等人的贪污私案。那老小子还在另一个地方私藏了米盐,皇上那是借口平乱,让我等去抓人查赃。”

        宁逸蹙了蹙眉:“另一处还有?”

        原来,除了他们安排的私盐之外,方有德等人还在另一处藏有私盐私粮。他心中冷笑,原以为是用莫须有的罪名冤枉了他,没想到还是歪打正着了。

        “本王有一事相托,不知二位愿不愿意相助本王?”他低声细语,唇角微勾。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