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三国之华夏大召唤 > 第72章 哄将军玄龄使手段 坑董承仆射议上疏

第72章 哄将军玄龄使手段 坑董承仆射议上疏

小说:三国之华夏大召唤作者:太极三少爷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5-24 16:56:05
房玄龄听着董承吹捧并没有得意,反而眉头紧皱起来,赵岐大闹尚书台被自己训斥的流言这是谁编造的?这种掉面子事赵岐是肯定不会往外说,难道是宫里编造的流言?但是一想到高力士那阴森莫测的德行,房玄龄也很快摇摇头否定,这死太监属于无利不起早的,这种事他要是没有便宜占肯定不会插手,看来问题出在了尚书台,是何人有此大胆竟然散播这般流言……

        “先生?先生?”董承喊了两声,房玄龄回过神来,歉意笑道:“董将军见谅,本官最近公务繁忙,精神属实不佳,还请董将军切莫怪罪!”

        “这有什么的,先生身体才是要紧的!”董承关切问候一句道:“我说先生,这大晚上你叫本将军前来到底所谓何事啊?”

        房玄龄看着董承真诚样子,心里有些难受,但一想到自己的出发点是为了阻止外戚干政重演,只能狠下心咬牙道:“董将军,当日赵太仆朝堂三问后,晚间本官曾告诉过你这只不过是赵太仆与杨太尉角力,让你不必放在心上,事后如何?”

        董承一拍桌子道:“说到这老子就来气,你说赵岐老儿和杨彪打仗,牵连老子干嘛!这可好,这几日没事就有人来老子府又是取证又是询问,弄得老子烦不胜烦,你说老子招谁惹谁了!不过房先生,你说赵岐老儿和杨彪打仗,最后谁能获胜啊?”

        房玄龄心里十分清楚,说是杨彪和赵岐角力,其实是陛下挑起杨彪和赵岐之间斗争好收回权力,毕竟三公九卿都能参与朝政这种事情实在另人觉得不爽,包括尚书台每天都得拿出大部分精力和这些老家伙扯皮,太影响工作效率!但政治家不到最后时刻,谁也不知道有什么底牌,房玄龄自然不能明说,只能含糊几句道:“这本官哪里能知道,本官今夜请董将军过府,其实是有几句肺腑之言想告知将军!”

        董承忙正襟危坐道:“房先生请讲,本将军洗耳恭听。”

        “董将军,你可知少帝时喜德殿之事吗?”房玄龄问道。

        “这事谁能不知啊!”董承低声道:“光熹元年(公元189年)八月二十四日夜,大将军何进入宫面见太后请求诛杀十常侍,不想谋划不密被张让等人得知,于喜德殿杀害何大将军,我说房先生,这事虽然大伙都知道但也成为禁忌,好好的提这事干嘛?”

        房玄龄面色沉重道:“敢问董将军,你比当初大将军何进如何?”

        “自是远远不如!”董承双目放光崇拜道:“当初大将军何进在朝时何等威风,天下豪杰无不在其麾下,就连现在关东诸侯为首袁绍等人也不过是大将军一个门客罢了!而老子不过是一个手无兵权的车骑将军,嘿嘿,要是出了长安城恐怕都没人知道老子,又如何比得上昔日的大将军!”

        “既然董将军一没有兵权,二没有昔日大将军的名声,那为何却敢身处险地却不自知,将军不见昔日大将军下场?”

        董承挠挠头疑惑道:“身处险地?先生有话直说就是!”

        房玄龄语重心长道:“董将军,当年大将军何进能平步青云,先是有何皇后那层皇亲身份,又得到士族支持和朝臣拥护才立的住脚。但董将军你呢?同是皇亲却被朝臣弹劾,且又身陷朝堂风波之中,满朝上下无不欲置将军于死地,更何况大理寺中百官出来这么快,恐怕陛下对董将军也有意见吧!连陛下都指靠不上,董将军竟然没有感觉到危险吗?”

        董承用袖子擦擦额头上的汗渍,不肯置信道:“不能,不能!老子谁也不得罪,谁也不招惹,大理寺那事也是奉公执法,他们不能这么对待本将军!”

        “董将军,别忘了你和相国还是本家,虽然陛下肯定了相国功绩不准备追究,但是百官可不会这么想!而且董贵人进宫为妃也是相国出的面,谁能相信董将军是清白的呢?我们都清楚董将军是无罪的,但是清楚不等于支持啊!董国舅,你觉得赵太仆和杨太尉分出胜负那一刻,国舅将何去何从呢??”房玄龄加重了语气,捉摸不透道:“董国舅,三思啊!”

        “喀嚓!”

        厅外响起了一声惊雷,吓了房玄龄一跳,但董承被房玄龄说的方寸大乱,竟然连雷声都没有注意!只见董承低着头,双手在桌角下意识摩挲着,脸色也已经苍白一片,嘴里楠楠私语道:“不,不!本将军对陛下是忠心的,本将军和董卓不是本家,没有任何关系!本将军不是外戚,本将军是大汉第一忠臣!”

        房玄龄声音更加冷峻道:“那,谁会相信呢!”

        “喀嚓!”

        厅外的又一声惊雷震醒了董承,但房玄龄最后一句话也在雷声伴随下彻底摧毁了董承心底防线!董承一把抓住房玄龄的胳膊,语气几近哀求:“房先生,房大人,你看在咱俩共患难份上,看在本将军冒着杀头风险陪你起义份上,你救救我,救救我!”

        “董将军,董将军你先放手,先放手!”房玄龄胳膊被董承捏的都快麻木掉,董承也忙撒开手道:“先生可有良策?”

        “当然!不然本官今夜何必请董将军过府呢?董将军,明日早朝还请董将军先行上书,请求陛下审判董旻董璜二人造反一案,以表和相国一脉分裂决心!随后上书请罪,请求陛下罢免自己车骑将军一职,以表对权位毫无贪恋之意!”

        “那要是没有车骑将军一职,本将军岂不是更任由赵岐老儿处理?不行不行!”听到上书请罪这,董承拼命摇头,自己好不容易一朝得势岂能干这赔本的事?

        “董将军好糊涂,只要董贵人在宫内一日,那董将军自然就有起复机会!更何况改变陛下对将军看法才是最主要的!将军不见王司徒都主动退居东观修书吗?”房玄龄悉心劝道。

        “可是陛下就算改变对本将军看法,那本将军又如何能让赵岐老儿等人放过本将军?”董承满脸疑问道。

        “很简单,只需要董将军上书陛下一件事情,到时候满朝文武定然大半都会支持董将军决定,百官也就明白将军立场,知道将军不是那些祸国殃民的皇亲国戚了!”房玄龄充满信心道。

        “什么事这么神奇?”

        “呵呵!”房玄龄微微一笑道:“这件事请连奏折名本官都替董将军想好了,《请谏陛下阻止宦官干政疏》!”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