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谢河畈 > 登台演奏

登台演奏

小说:谢河畈作者:温泉浴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5-15 00:03:37
每年的八月十五,是华林寺香火最旺盛的日子,香客们如潮水般奔涌而来,目睹僧侣举行的盛大顶礼膜拜佛祖舍利仪式,并由高僧坐坛宣讲佛经弘扬佛法。一年等一回,场面可以说是人山人海,人头攒动,盛况空前。

        华林寺张灯结彩,佛旗招展。上午九点,袁秋华到时,寺内殿前广场,早已熙熙攘攘,乌泱泱的人群,摩肩接踵,挤得水泄不通。大殿正门台阶前,搭起彩篷,演奏台。寺庙搞一些宗教活动,为了渲染气氛,配上古乐器伴奏,同时也是仪式的需要,便要吹吹打打。袁秋华蒙主持圆觉法师之邀,将登台演奏古琴曲《春江花月夜》。开幕式已过,台前头排桌椅,坐着政府要员,宗教界头面人物,此后几排椅子坐着社会名流。

        蓝新颜坐在第三排正中,他坐得笔直,脊梁虚贴靠背,双手放在膝盖上,闭目养神。他前排坐着书画家梁世雄,容璞夫妻。他后排坐着陈初生教授。陈初生六十年代,毕业于武汉大学。容庚是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初生考取容庚的研究生,被视为容先生的“关门弟子”。容璞是容庚的女儿,梁世雄是容庚的女婿。三个人隔着蓝新颜热烈攀谈,谈笑叙旧。1983年,容庚于广州病逝,蓝新颜和容家人不熟知,他认识的曾宪通却没来。曾宪通是容先生的“大弟子”,是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袁秋华长期旁听曾宪通的古文课,经曾先生引见,拜访过梁世雄,容璞夫妻,买进他俩的国画,及容家的藏品,还到广州美术学院、岭南书画院旁听他俩的书画课。通过他俩,袁秋华又认识了陈初生教授。看到这三个人,袁秋华恭恭敬敬地弯腰行鞠躬礼。虽然他们未曾收袁秋华为弟子,但演奏、书画、篆刻、鉴定、收藏经常给予点拨,她视他们为老师,这学生礼,见面还是须行的。

        寒暄之后,他们微笑摆手,让袁秋华莫耽搁时间,误了演奏正事。

        蓝新颜闭目,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样。

        演奏台周围的板凳,是附近居民自带的座位。远道的香客,就只有站着围观了。

        赫鹏程扛着杌凳,在前挤路,袁秋华抱着古琴,紧跟在后。一路人听到人们指点嘀咕。

        看见没?雷公之琴,飞瀑连珠。这方“奔雷绝音”古琴,在唐朝的时候,玄宗御用,被誉为天下第一琴。到了宋朝赵佶手里,更是爱不释手。

        陈初生说:“桐梓合精,太古遗音”。北宋,宋徽宗赵佶在宣和内府设“万琴堂”,广罗天下古琴神品。雷威的峨眉山松木“春雷之声”琴,屈就第二品。雷霄的“奔雷绝音”,却跃升第一名。

        容璞道:天丝冰弦,天脉绝音。弦乐,七弦琴,奏出天簌之音,天蚕冰丝,功不可没。我可听说,弦比琴还贵呢。

        蓝新颜说:现在市面上,流传一种说法,著名的宋画《听琴图》里,赵佶弹奏的那方琴,不是“春雷之声”,是“奔雷绝音”。

        是吗?这把琴,轻松过亿啊!

        雷氏出于四川,有三代九位斫琴大家,号称“蜀中九雷”,其中雷绍、雷霄、雷震、雷威、雷俨五人为第一代,为盛唐开元人。据传,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难于四川,“奔雷绝音”,乃雷霄为唐玄宗所订制,故而成皇家御用之琴。

        北宋宣和内府中名列前茅的“春雷之声”,即为雷威所制。

        金灭北宋后,金人将夺自宋宫的珍宝,装了2050车,运往燕京。奔雷绝音,春雷之声,跟其他无数国宝,包括针灸铜人,全部被带到燕京,成为了金帝宫中神琴,被收藏于承华殿中。金章宗死后,春雷之声陪葬。从此,奔雷绝音不知去向。

        在地下埋了十八年后,春雷之声又复出于世,成为了元宫中的珍宝。后来,归赵德润所有。明朝时,春雷之声先是流入大明皇宫,后又再次遗失。

        清朝时,春雷之声被满人高僧叶诗梦收藏,汪孟舒师从叶诗梦学琴,后被其收藏在家。

        到了民国,春雷之声,又被张大千买下,带去海外。

        唐代雷琴“九霄环佩”,现作为盛唐古琴的标准器,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春雷之声,下落未明,奔雷绝音却神秘现世。匹夫无罪,怀璧获罪。不管哪个咨问,袁秋华都否认,它不是天下第一的唐琴“奔雷绝音”,只是把飞瀑连珠式古琴而已,铭刻奔雷绝音,只是后人攀附唐琴罢了,它不是我的,只是借来练曲罢了,它不会卖,没必要鉴定真假,用着顺手就行。再问,她就无可奉告了。

        袁秋华已经解释清楚了,至于别人采不采信,就不是她管得了的事。

        杌凳,咖啡色的包浆,精美异常。雕刻有云朵,雀鸟的图案,俗称祥云,瑞雀。虽然用材粗硕,但十分简练朴质。乍一看,杌凳普普通通,毫不打眼,有些泛黑,高差不多有一米二,面宽不过一尺,长不过一尺三。凳面板材,暂且不说贵贱,它的四根桌腿却非常的细巧,仅仅不过两公分宽,且桌腿底部还尖立。四根桌腿笔直垂下,距离桌面一尺,有四根固定的横条支撑。袁秋华心里知道,它是琴承,还是白桐木,在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里,画有这个杌凳,飞瀑连珠式古琴,就放在上面,由赵佶弹奏,宋代不叫琴桌,它是琴承,不是杌凳。

        中国人讲缘分,从道理上讲,缘分很难说清楚,然而很多事情,确实只能用“缘分”二字来解释。古董与主人的相遇,仿佛冥冥之中,得失早已注定。既然如此,对于通达的人,得之,我幸,有加倍的欢喜,失之,我命,则不妨一笑。譬如神技传承,不讲血脉,只讲缘分,老师傅遇到投机中意的年轻人,收为门徒,倾囊相授,万金器物,视为非卖品,只赠弟子。弟子得师令嘱托,无论如何,器物要世代相传下去,可手艺是你自己的,要反复练,要笃定修,要终生悟,要行正道,受得了辛苦,受得了委屈,不挣“气钱”,就挣“骨气”与“志气”,绝对不能容忍人家说你手艺不精,好艺傍身,衣食自然无忧;生活也是你自己的,爱情不将就,婚姻不凑合,为人别太认真,不在意世俗的评判,处世别太计较,不在乎他人的目光,待别人宽厚,是对自己洒脱,活得好玩,过得有趣,天天像顽童一样,笑闹欢跑,不纠结于过往,不畏缩于将来,自在行乐,甭亏欠了自己,才是神仙般的日子。况且,从根本上讲,文物也是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多欣赏,少占有,一死之后,尸骨尚无存放之地,想占有宝物之贪,也是枉费心机。

        淡淡的清香,弥散在全场。那味道奇特幽香,似蜜糖,更像花香,缥缈神秘,有典雅贵气。袁秋华一闻气味,即知这是正宗的老檀香。演奏台正东,放着一张黄色的琴桌,样式古朴端庄,庄重大气,一看琴桌鬼脸花纹,就知道是黄花梨。汉代青铜博山薰炉,错金镂空佛薰炉,金光闪闪,全身上下散射着一股“有钱人”的气息。炉盖上装饰着神山、四灵兽“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珍禽和仙人,炉顶站立了一只凤凰。历经沧桑,静静的像猫一样温顺地蜷伏在桌面。香气就从镂空的孔洞飘逸出来。味渺渺,烟丝丝,袅袅青烟,仙气飘飘,如炊烟飘散,丝丝香气,缕缕香味,静静的飘溢,慢慢的散发,清雅的幽兰味,沁人心脾,安神醒脑,让浮躁的心,情不自禁的沉静下来。

        赫鹏程登台,摆放琴承。他并未下台,转身走向琴桌,盘腿席地而坐,打开随身背包,掏出三足鼎式鎏金青钢宣德香炉、五色琉璃箸瓶、青花香盒三种器具。香炉放置琴桌中间,两边各置箸瓶、香盒。他从香盒拿起一盘地道的老沉香,点燃,搁香炉内。他双手合十,静坐香前,打坐禅定。点燃一炷香,一缕沉馥馨香,舒缓俗世烦忧。

        古人抚琴,属于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文雅之事,不但要先沐浴,更衣,洗手,选在静室之内,或山谷草堂,或溪涧林衅,还要预备炉、瓶、香三事,即焚香的必备之物。焚香时,香盒用来贮放香料,箸瓶是盛置火箸、火铲之类用具的铜瓶,香炉为焚香之器。行为艺术,温润清雅,寻师访友,切磋琴艺,以琴音会意,以声律感人,怡然自乐,这三件东西,一件不能少,既有肃穆庄重的仪式感,又有信仰神圣的使命感。天崩地裂、洪水滔天、电闪雷鸣、暴雨大作,只要我心安然,便在桃花源,便是艳阳天。于是乎,空阔的水边空地,孤松下的巨石,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古人席地而坐,将古琴置于双膝之上,面对高山流水,抚琴高歌。

        司仪报幕:接下来,请欣赏古琴独奏《春江花月夜》。大家掌声,有请袁居士登台献艺。

        袁秋华抱琴上台,慢步上前,来到琴承旁边,面对在场人,轻轻的颔首,微笑致礼。袁秋华身着一件荷粉色的束腰垂踝旗袍,纤瘦轻盈,远望若仙子。胸挂一串六道木佛珠,阳光倾泻在黑色挂珠上,给每颗晶莹的珠子点上一个反光圈,像是一只只炯炯有神的眼睛。她头盘古装发髻,插一朵珊瑚与翡翠制成的牡丹簪子,花蕊镶嵌蓝宝石,牡丹的每朵花瓣,都用珊瑚制成,抖动的时候就好像真的花朵一样。叶子是由上等翡翠雕制,所有的花蕊,花瓣及叶片,都用非常细小的纯金累丝托穿扎起来,兼具花画之美与古雅之风,彰显雍容华贵之姿。

        她面容恬静,瓜子瘦脸,俊俏妩媚,柳眉弯弯,双瞳清澈如水,皮肤白若霜雪,透着点点粉红,丰润的双唇,轻轻的喘息,如玫瑰花瓣娇嫩欲滴,极为难见的是,没涂抹任何粉彩唇膏,素脸朝天,清水芙蓉,身上却透露出温文尔雅的气质,端庄舜华的气度。她从容,冷静,淡泊,坦然,她清爽优雅,青春芳醇,意气风发,她动作舒缓,举手投足间,大家风范尽显。

        袁秋华褪去琴袋,琴摆琴承上,徽位朝外,七弦朝内。她琴前坐下,闭目,轻吸一口气,静心凝神,十指缓缓提起,葱嫩如玉,柔若无骨,然后睁眼,修长手指,轻柔虚按着琴弦,准备开始调制琴音。古琴的演奏,以左手按弦取音,以右手弹弦出音。在正式演奏之前,琴师需要简单的调节一下音调,以保证演奏的准确性。

        忽然间,一白衣青年,匆匆忙忙赶到,双脚一跺,助跑两步,猛然发力,纵身一跃,腾空飞了起来。脚尖点在椅梁,跟着借力,再次腾飞。跌起,落下,蜻蜓点水般,一连点了四次,飞了几十米,瞬间就到了台前。手按台沿,借力一个后翻空,空中摆个白鹤亮翅,外加金鸡独立,缓缓,慢慢,徐徐,稳稳,飘落在琴前方。

        身材修长,衣带飘逸、如此狂放有活力,身手敏捷,动作洒脱。

        这一幕,台下的人们,全都傻了眼,看呆了。

        二十多岁的样子,脸型椭圆,眉清目秀,俊朗清逸,高鼻梁、双眼皮、薄嘴唇、肉墩墩的下巴、耳垂肥厚。一身素白汉服,长衫宽袖,玉树临风,面色沉稳,气度不凡,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显得文质彬彬。

        这个人是小李子,手拿一枝金桂,一枝银桂,一枝丹桂,一枝芙蓉,一枝百合。

        动若脱兔,静如处子,站似青松,出场亮相,赢得满堂喝彩声。

        容璞轻呼:佳人颜如玉,公子世无双。

        一瞬间,袁秋华眼眶都红了,眼里露出些许的惊喜,双手紧紧地捂住自己的嘴,圆圆的小脸涨得通红,耳根子都红透了,且羞红还在沿着脖子继续往下漫延。表面风轻云淡,内心早已波涛汹涌。娇俏可爱的女孩,整个人轻轻的在颤栗,清澈纯净如湖水一般的眼眸,深不见底的爱意,说不出来的惊诧,说不出的开心,还有款款的思念,浓浓的柔情!

        小李子拈花微笑,耳语般,轻言吟哦:我,心有猛虎,却在,细嗅,那蔷薇。

        袁秋华双颊,泛起两团红晕,更显娇嫩,柔语呢喃: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她言语带着一抹幽怨,有些撒娇,嗲嗲的,脸红红的,更显娇媚。

        赫鹏程接过鲜花,插入箸瓶。

        小李子眼神一动,露出一抹灵光,腰一弯,右手一抄!琴到了他的手里。右手一震,飞瀑连珠应声腾空而起,在空中翻滚起来。左手一探,右手闪电般的伸出,扒在琴弦之处,五指一张,握住七根天丝冰弦,手一紧,往右一拉。这是调琴!

        天丝琴弦跃然发出筝然钢响,“铮铮铮铮铮铮铮……”,震彻全场。

        这是调散音。散音即是左手不按弦,仅以右手弹出的空弦音。特点是嘹亮、浑厚,宏如铜钟,表达勇士赴战场。金戈铁马之间,无尽狂杀撕裂长空。

        声音一起,全场肃静鸦雀无声。琴声高亢入云,震裂长空,眼前浮现出茫茫大漠,万马奔腾,激昂悲壮,天地动容。

        小李子双手一翻,飞瀑连珠轻然下落。他双手虚开,十指一下子散开,按在琴弦之上。一串串音符腾空而起,高亢而清幽,明快而苍莽,席卷全场。

        琴音穿金裂云,撕裂肝肠,高烈的琴声,音波穿透墙壁,迅速向四面八方奔涌,如钱塘大潮,星河倒灌般席卷开去。重重的杀伐迷迭不休,金戈铁马杀声震天。

        按音即是左手按弦,右手同时弹出之音。按音象征呢呢儿女语,轻盈活泼,如天外之声,仿佛浮云柳絮无根蒂。这是调中音。中音明亮铿锵,惊涛骇浪,崖崩谷裂,犹如敲击玉磬。

        小李子越弹越快,仿佛好几双手同时进行。声音刚烈威猛,却又无限凄凉,壮怀激烈,热血沸腾,现场无数人身子都颤抖!眼前尽是黄沙荡荡,沙尘暴陡然而起,排山倒海般的无尽压力,如泰山崩塌,狂倾而下。

        蓝新颜坐在中排,手里还夹着烟,见小李子抬头瞅他一眼,他还咧着嘴笑。

        小李子右手五指一撒,左手五指反手一顺,“锵锵锵锵——”,四声高音起处,无尽海啸凭空而起,所到之处,摧枯拉朽般,无坚不摧。

        所谓泛音,即左手触弦如蜻蜓点水,右手同时弹出之音。泛音透明如珠,犹如水滴石板,珠落玉盘。

        “镗镗镗,镗镗镗镗——”,这是调低音。低音雄浑,龙吟虎啸,雄鹰嘶鸣,万马奔腾,群鸟悲鸣。

        现场所有人的心跳,陡然加速,血脉喷张。

        蓝新颜轰然色变,双目尽赤,站起来叫喊:广陵散!

        琴之为器也,德在其中。心正,则琴声正,心远,则琴意远。小李子看起来是个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风度翩翩,笑意绵绵,阳光灿烂,没有架子,总是面带微笑,双手合掌,谦恭地弯腰致意。但他试音,调琴,却用激昂,猛烈,高亢的广陵散。由此可见,人心的驳杂、复杂、幽深,外表有多谦卑,内心就有多不羁;外在有多温柔,内在就有多坚硬。

        嵇康得到蔡邕的“焦尾琴”。蔡邕梦中传授嵇康《广陵散》。嵇康的外甥袁孝己,希望跟嵇康学习《广陵散》,但被嵇康拒绝了。袁孝己不死心,于是每每于嵇康独自弹奏《广陵散》时,在窗外偷学,回到自己的居室后,援琴模仿。久而久之,竟然被他学会了《广陵散》。后嵇康被杀。袁孝己将《广陵散》传了下来。后世所弹的《广陵散》,即是传自袁孝己。

        高音轻清松脆,有如风中铃铎。滑音柔和如歌,花开蜂蝶舞,风吹荷叶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蜻蜓点水漾,蟋跃蝉欢叫。

        调音结束以后,小李子对袁秋华作个“请”的姿势。他走到琴桌,一拨赫鹏程,示意“让位”,由他来当“伺香”待者。小李子到场,宛如定海神针,全场大定。

        赫鹏程跳下台,站到蓝新颜身边,盯梢,防止闹事。

        蓝新颜抱手在胸,眼观鼻,鼻观心,神情严肃,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样。

        袁秋华神色平静,白皙如玉的十指,轻放弦上。她凝神敛气,让内心保持安详与宁静,微闭双目,开始抚琴。三秒之后,“铛铛……”,一阵雨打芭蕉的声音,缓缓地从她的十指间流淌出来,悠扬飘荡,漫布全场。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仰望苍穹,星星点点,烟霞轻染,夜色朦胧。大江浩荡,明月清凉,松涛起伏,凄美哀凉。一切都化作明月,化作清风,如一股轻烟,弥漫升腾,如梦如幻。“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皓月当空,湖面如镜。月有阴晴圆缺,水有深浅静动。月在水中,犹如镜中之花。水不动月动,水动月亦动,月动水不动。水中月胜过镜中花,充满了动感的美,充满了浪漫,充满了现实,更是充满了哲理,确是至高无上的美。

        朴实低缓,又沉静旷远的琴声之中,人由躁入静,进而物我两忘。此时此刻,生命拥有了一双绝世的明眸,明眸在心里,心在圆月里,圆月在奔涌之泉,在静谧山林,在冷冷的清秋。“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烟雨江南,云雾青山,纵是万里之遥,挡不住江潮奔涌,日月如歌,真情芬芳,爱意悠扬,人世风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叮咛,叮咛,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现场每个人都被琴音吸引,深深陶醉在美妙的琴声之中,个个都屏住呼吸,静静聆听,全然沉陷进去。

        庄重、肃穆、祥和、宁静,还有那种超然和浑厚,博爱和圣洁,把人间风雨,喜悲酸楚,欺凌愤怒,净化了,“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把世事无常,恩怨感慨,炎凉惆怅,升华了,“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既能萧瑟缠绵,也能飞扬跳脱,还有挥洒流畅,成了超然与豁达,淡如微风,淡如流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终于,大江东去,逝者如斯,浪涛淘尽了凡尘,达到了宠辱不惊、物我两忘、大道自然的境界,令人只觉得惠风和畅,欲望了无,最后达到了心安神宁,胸阔目远的心景。

        蓝新颜面容悲戚,神情忧郁,且哀伤。一会儿工夫后,居然哭了。他哭得特别伤心,声音不大,但流泪不少,嗓子还发出凄凉的哀鸣。

        赫鹏程心里犯嘀咕,真看不出来,这么一个大汉,哭起来跟个小女孩似的。

        台下的熟人,感受到他胸膛内的伤痕与疼痛,孤愤与倔犟。后来见面,和袁秋华说,那是我们所看到的,蓝少最无助的一面。他手指颤抖,几乎不能提笔,已经是一个废人了啊哎哟,和死了,又有什么区别嘛?

        哭过,蓝少脸一冷,东张西望,他拿出手机,沾沾自喜地各种炫耀漂亮不?年轻不?我这个女朋友,天天给我发信息,天天给我打电话,真的都烦死了,甩都甩不掉。

        赫鹏程说:男人不要觉得有很多备胎,多光荣,因为只有破车,才需要备胎。女人也不要觉得有很多追求者,多骄傲,因为只有廉价货,才被哄抢!

        蓝新颜说:难道还要花钱?好做,不好听嘛!堂堂大书画家,难道不能靠个人魅力,吸引年轻十几岁的女学生主动献身吗?

        赫鹏程说:将简单的事情,搞得无比复杂,你要玩,让你玩个够。把天捅破了,自然没人补。

        蓝新颜给女朋友打电话:本来确是想娶你为妻,无奈,你等不及。如果你能不受诱惑,保持贞洁,我就一定娶你了。但你没守住自己,那就怪不得我了。

        赫鹏程气呼呼,听着极不顺耳,只剩无语,大脑空白,打死也点不出一个赞。嗨!真是有辱斯文!好人相逢,贱人回避。他走了,免得看见生气:你不觉得你有错,与我有何相干?不是这个世界亏欠你,人间不值得,是你自己对不起自己!

        流连欢场,不可能动什么真感情,只是风流消遣而已。这是男人的坏风气。花天酒地,寻欢作乐,虽然谈不上挥霍,但是也绝对不是节俭理财,勤奋上进。逢场作戏,居家贤妻,嘴上不承认区别对待,虚情假意,真心诚意,实际上心里早就分得清清楚楚。善学者如禾如稻,不择者如草如蒿。坑蒙拐骗,这种行为本就恶劣,骨子里是野兽,不文明也不讲究,连普通人都不如。蓝新颜享乐和酗酒,一味颓废,就像一个掩耳盗铃的傻子,得过且过,生活更糟糕,还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你能把我怎么样?他故意说得粗俗,甚至下流,非常粗鄙,未免太不厚道,等于亵渎了。

        袁秋华飒爽冷艳,细柔如水,又坚如磐石,彰显其独特的气质,双眼魅惑无限中,又带着一些凄迷,让人心动不已。最好看的还是她的脸,虽然她眼帘低垂,嘴唇紧闭,眼睛熠熠生辉。她端起来的肩,轻轻摆动的手臂,优雅之外,还有一种劲,一种味,仿佛说,我可以沉静温柔,也可以敬畏谦卑,但我知道我是谁,从来都知道。这是一个敏感、丰富、有梦想、有好奇的女人,从她生命里经过的每一个男人,也许能改变她生活的轨迹,但不能改变她生命的品格。

        当最后一个音符消失在半空,所有人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一是为了袁秋华的精湛琴技,二是为了那奔雷绝音的名琴。最重要的还是那七根天丝冰弦。天丝琴弦所弹奏出来的琴声,音色沉静稳重,宽厚雄浑,音质松透不散,韵味悠长。绝迹多年的天丝琴弦,弹奏出来的《春江花月夜》,直刺人的心扉,令人心怀激荡,久久不能忘怀。

        谢幕的时候,袁秋华向观众俯身行屈膝礼。她面带微笑,尤其那双灵动的双眼,妩媚妖娆,端正大气,温婉高贵,姿势优雅,动作非常标准。

        上午十点,华林寺山门前钟鼓齐鸣,宝盖熠熠,幡幢逶迤。气氛严肃静穆。全体起立,双手合十。在手执香炉、拂尘、如意等法物的侍者前引和两序大众的礼迎下,住持大法师缓缓登台,升座瞻仰,开启沉香法匣,展示佛祖舍利。

        此时,香客和居士们,和高僧一起高声背诵佛经,《金刚经》,《般若心经》,《华严经》。乐手演奏《大悲咒》和〈楞严咒〉。数千人,甚至近万人齐颂的场面,蔚为壮观,抑扬顿挫节奏鲜明的诵经声音,回荡在庙宇,悦耳赏心,宛如雄浑的歌,令人肃然起敬,荡气回肠。

        仪式结束后,宣讲佛经。香客和居士请教,主持大法师,回答他们的问题,释疑解惑。

        主持圆觉曾经送至武汉归元寺受具足戒,和袁秋华一起早课,晚课,念经,打坐,禅修。不少学僧在归元寺修习后,逐渐成为有名的高僧。主持有邀,她当然要来捧场,撑场面。

        袁秋华溜进罗汉堂,在甬道踱步。罗汉像金漆质地,金箔贴身,历史包浆,让人想舔、摸、看、读、拜,不说话,感受空灵虚无之美。它们像饱经风霜的老人,脸上却绽放儿童的笑容,既无知无觉,又全知全能,既宽宏大量,又佯装糊涂。哪怕菩萨,也是凡夫所朔,哪怕英雄,也是普通人。欲为天使,先入魔道,出污泥而不染,练一身降魔本事。欲为菩萨,先下地狱,识破丑陋,再无热闹可看,佛学救赎心灵,并继续宣扬美好,热爱慈善。

        小李子感受到她从内到外散发出的强大气场,洗尽铅华,沉静淡雅,幽清莹润,有种自信、成熟又豁达的美丽。他说:我认识你是一种运气,你认识我,又何尝不是一种运气?

        袁秋华说:你能正眼看人,人定正眼看你。

        小李子说:人们把您当成普通人看,是您的福气。您把别人看成与您一样的人,是您的成熟。

        袁秋华比以前,瘦了不少。纤弱的娇躯,仿佛一阵风都能吹倒,微微惨淡的脸上,挂着一抹淡淡的哀伤,微笑隐现出一抹哀痛,声音带着一丝颤音。她说:气死我也。你这是,完全把我当孩子哄,要给我戴紧箍咒了。

        主持说:人生就是一场游戏,玩出彩,很难,玩出格,轻易。缘起缘灭成一梦,只属萍水一段,则是互不相干的陌路人。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圆觉说完,就爽朗大笑,笑起来像弥勒佛。他身材精瘦,头发雪白,声音洪亮,犹如洪钟一般富有穿透力,中气十足。

        小李子说:该安静的时候安静,该表现的时候表现。内心安静,面对复杂人事,从容不迫。这样的人,有时候,看起来很有城府,想起来挺有心机。但这样的人,往往也能成大事。

        主持说:心中清净,才能得自在;一念不起,谓之清,灵台无物,谓之净,这就是清净。道唯求静,静,则万籁皆寂;静,则心如明镜;静,则坐如巨钟,站如劲松。静,则眼看无色,耳闻无声;静,则一切归于平宁,虚空飘渺;静,亦复如是。

        袁秋华说:我心里清净,没有烦恼。大师甭忽悠我出家。只要心中有佛,又何必在乎形式?在家修行,效果也是一样。

        小李子说:内心矜贵,不是靠运气,靠体力,凭心智,用脑力,靠诚意。老汉们走过了无数浮沉,纵使风云变幻,终究不离其宗,最看重的不是名利。他们爱惜羽毛,因此特别看重,局面把握的安心、合作的放心。

        袁秋华说:除了生死,无大事。他们经历过枪炮子弹,经历过十年浩劫,还会畏惧生死吗?担心文化断层,经典消散,传统覆灭,最不怕的就是死!

        小李子说:生活里唯一的武器,就是道歉。如果我是蓝少,我就道歉,见人就道歉,继续道歉,不停道歉,一直道歉,直到社会受不了,直到人们受不了,终于反过来向我道歉。

        袁秋华说:不管诚实,不问真假,只要表态,只有形式,把道歉,搞成一桩恶作剧。反正逃不掉了,倒不如好好地玩耍一场,美美地戏弄一回。

        主持说:有位古琴演奏家,到西方参加现代音乐节。结束后,记者采访台下观众,对于东方乐器,有什么感应?观众说,“啊……好像那个音乐家,上台调了半天弦,之后没开始弹琴,就下台了。

        小李子说:古琴,寄托文人雅士的清微淡远,没有文化内涵,何谈欣赏中国艺术?古乐的演奏,是一种高雅的小众艺术,是面向贵族和精英的精神交流,不是面向大众的杂耍表演。古琴很难学,费脑子,音乐不好懂,门槛高,光练指法,就要五年,还有打谱“大曲三年,小曲三月”,一般人受不了。

        袁秋华说:琴不离手,曲不离口,一日不练,手生三朝。但凡有点权,有些钱,做给别人看,活给别人看,演给别人看,想把活人和死人都比下去,如何能文雅?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把戏人人有,变法各不同。

        小李子说:在我而言,体察和领会到“静”、“远”、“澹”、“逸”,借琴曲以寄怀,以娱悦,已足够。至于能否得到认可和欣赏,只好随缘了。

        主持说:佛法叫做,常乐我净。常是永久,乐是安乐,我是自由自在,净是纯洁清净。四个字合起来,就是永久的安乐,永久的自由,永久的纯洁。

        袁秋华说:古董,一眼就能看出来!老的发宝光,柔和稳重;新的发贼光,火气十足。收藏,资金不足,只能靠眼力,凭知识生财!假货越来越高级,假得越来越真像。生财有道,道指心态,并非渠道,行不正,路不通,门不开,上不了台,看不到美景。

        主持说:道德,是人心善之所引,佛法,是人心恶之所止。在菩萨面前,人都有罪在身,你在人间所犯的过错,都可悔改。

        小李子说:慈悲,不是惩罚,是以身作则,感化,渡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