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五代华章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崔胤之死

第一百一十三章 崔胤之死

小说:五代华章作者:F天尘字数:2371更新时间 : 2021-01-02 13:23:00
新一年元宵刚过,百司开印,万事俱兴,崔胤见新军建制粗备,心中高兴,便进宫与昭宗一边吃酒。

  因为有了崔胤新军和满朝文武及民间舆论的观望,昭宗有幸从冰冷的后宫出来透透气,心中不禁再次燃起反抗的意志。

  “多亏了爱卿啊,如今的局势总算是有了稍稍的转机。”

  昭宗感慨道,留念的望着大殿中的点点滴滴,这些本来都是自己的。

  “陛下受苦了,这些天臣一直殚精极虑,参与新军整编一事,如今已经是初具规模,朝中忠臣无不期待陛下的归来,陛下只需再忍上一段日子,等新军能和梁贼分庭抗礼,到时候臣定迎陛下重回大明殿!”

  崔胤慷慨激词,义愤填膺,全然是一股子忠烈之气。

  “好!好啊,那朕就等爱卿的喜讯了。”

  虽然昭宗心中对新军能和梁军分庭抗礼一事有所迟疑,甚至是不相信,但是眼前之人,是唯一能让他看到希望的人了,如今还有谁记得自己这个皇帝呢?

  一边纵谈国事,倘佯着未来美景,直至起更时分,崔胤方才告退。

  昭宗正要进寝宫准备歇息,小宫女逞上一份函封严密的密奏,昭宗打开一看,顿时目瞪口呆。原来密奏是朱全忠弹劾崔胤。

  这无疑是一声政治惊雷!

  只见奏章写道:

“司徒兼侍中、判六军诸卫事、充盐铁转运使、判度支崔胤,身兼剧职,专权乱国,离间君臣”。一大堆官衔与八个字的罪由连在一起,便有一种震撼人的感觉,下面列了一些事实,接着直接提出处理要求:“请陛下立即诛之,兼其党与。布告天下。”随后附列了包括郑元规在内的一串名单。

  这那里是奏章,简直是命令!

昭宗只觉得眼发金花,天旋地转,颓然歪倒在榻上。

  内人忙扶入寝宫,惊动了皇后,宫中一夜灯火通明。

  连值班的内侍宫女都感觉到一股不太平,好似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第二天早来,昭宗已经清醒,但只是紧闭双眼,不愿睁开,好象只要他保持沉默,一切事情就会中止,消之于无形。他明白只要同意处置了崔胤,自己将落到比在凤翔城中更糟的地步,自己真的没有出头之日可言!

  他下决心以死相拼,不按朱温之意下达诏书,看朱温下步如何行动。

皇上并不知道朱温的奏章和他下达给朱友谅的密令是一块送到长安的。此刻朱温已经率领大军抵达河中府,将随时进入关中。

  官员们已经没有人敢到朝堂,只有朱友谅在宫门等待皇上的批勅。只到下午还不见宫中动静,朱友谅便直接派兵围了崔胤和郑元规等人的住宅。

  事情已经到了摊牌的地步。

昭宗一度产生的无论如何也不动摇的决心很快动摇了。

  他想,梁军既然已经事先控制了崔胤住宅,那么杀害崔胤的责任就不在朕了,朕是被人强迫的呀!

  若是坚持下去,说不定对社稷更不利呢!再说,崔胤行为的动机朕也实在难得把握!

  昭宗长吁一口气,看向准备好的勅书,目光久久呆滞,终于在梁军士兵冷锐的目光下,签了字。

  崔府

崔胤见相府中的卫士突然多了起来,而且之前对他毕恭毕敬的人突然凶狠起来,严守门庭,禁止人员出入,就知道事情来了。但他不知错在何处。因为虽然骨子里是对抗朱温的,但远没有到公开的程度,甚至也没有这方面的谋划和行动,谈不上有谁泄密。自己只是出于惧怕成为贰臣的耽忧,作一点维系朝廷继续存在下去的事而已,而且并不打算去触动朱温在河东,关中的利益。

  自己对朱温的态度也是恭敬有加,有何破绽?难道是朱温能规测到我心灵深处的东西,抑或是朱温自要入朝执政,可他亲口说过他不想当曹操的呀!

崔胤无法知道外面情形,还在希望是出于某种误会,但高大威猛的梁兵已经成队飞奔地进入相府,内中包括一些充作新兵的卧底梁军士兵。

  他立刻明白自己早就输了,从朱温进京的那一刻,今天是死期到了,他突然歇斯底里的狂笑起来,笑了又淘淘大哭,不断打着自己的耳光,骂道:“卖国贼崔胤,引狼入室,卖国贼崔胤,罪该万死,卖国贼崔胤,死得好!”

  他想到自己的生平,在忠于皇帝的同时,他为了利益勾结朱温,虽然成功除去了宦官这个一百多年的隐患,但是却引来一个深不见底的巨无霸——朱温。

  此刻,他突然惊醒,就算是宦官,不管他们的权势再大,但他们还是皇帝的走狗,他们不会改朝换代。而眼前的这头巨狼,却是有可能颠覆大唐三百年的江山!

  自己真的是最大的罪人!

  “我崔胤,拜相数十载,政名赫赫,忠于圣恩,竟输在争斗党争,困于兵事,我不服!”

  话毕,被士兵一刀授首。

  不可一世的崔胤,就此身死。

自六朝以来传衍不息的清河崔氏,一门数百人同时被杀,破黄巢的功臣,八十岁的老将郑元规也因退而不休,欲以朽骨报国恩,也同时被杀。他的家族也成了殉葬者。

  这一年是公元902年五月。

崔胤既死,人们普遍预料朱温将留在长安执政,但这局面并未出现,朱温很快离朝,而且也不过问其它政事,留下的两个宰相名额的空缺也由昭宗自行定夺,甚至崔胤的判六军职务也任由现职宰相崔远和裴抠分任,这真使昭宗大感意外,昭宗以手加额:朕又过了一关,还是不要冒险了罢。

  但是昭宗没有高兴太早。

  七月,朱温以李茂贞等兵逼京畿,奉表请帝迁都洛阳。

  昭宗心中升起一股无力感,他知道,朱温这是要行曹贼之事了。

  八月,梁军驱徙士民,百姓皆号哭,其声之至,满路可闻,梁军毁长安宫室、民舍,百年长安竟成丘墟。

  九月,至陕西(今河南陕县),以东都宫室未成,暂驻之。

  十万大军压城,袁建业和刘先琦没有一点办法,暗党在长安的布置化作一场大火,寸片不留。

  他们跟随梁军前往东都,消息几经流转,但从收到过回信,他们猜想是出了意外,暗党在长安这些年频繁招惹了朝中大臣,甚至是军中将领,以至对方恼羞成怒,发诏令拘捕,一时间,暗党损失惨重。

  十封密信,居然只有一封到达萧天行的府邸。

  朱温势大,但昭宗还是没有放弃求生的希望。

  十月,朱温判新左、右神策及六军诸卫事,以长安为佑国军。

  崔胤建立的新军不出半年,就落入朱温的手中。

  崔胤要是知道自己的心血被别人做了嫁衣,不知道会不会从坟头中蹦出来。

昭宗密诏各镇,遣使以绢诏告急于王建、杨行密、李克用,刘仁恭,赵匡凝等以图匡复,诏中道:“朕至洛阳,则为所幽闭,诏敕皆出其手,朕意不复通矣!愿爱卿共击之。”

  各路诸侯皆动容,一时间伐梁之声,高涨如潮。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