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五代华章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朝中风云起

第一百一十二章 朝中风云起

小说:五代华章作者:F天尘字数:2628更新时间 : 2021-01-01 14:17:00
时间流转至六个月前

  长安

              大明宫

  宫阶巍峨,悬梁窝似虬龙,瓦砾粒粒分明,殿阙错落有致十分对称。

  殿内的崔胤身着冕红紫锦服,却是一脸愁色,眼神中露出的锋芒让人不敢直视。

  

“朱温能在数千里之外遥控朝廷,无非是朱家将掌握着内外宿卫的兵权。”

  崔胤自思道。

  崔胤简单的将朝廷大权和禁军兵权连在一起,想到田令孜与杨复恭以阉人军官掌禁军,尚能控制朝廷,若自己以世家身份,保驾功臣和当朝宰相资格控制禁军,难道还不能稳执政柄么。

  一个重建京师禁军的计划就此再度提出。

  “此事还需陛下支持。”

  “可是如今陛下被软禁,如何能得诏令?”

  “有了。”

  崔胤脸色一松,心生一计。

此时正巧的是,梁军在鄂州和青州两地先后受挫,淮南老将,湖北马殷皆对朱温虎视眈眈,没有好感,朱温兵员紧张,崔胤曾征得昭宗口头同意,向朱温写了一封长信。

  要旨为:“李茂贞辈近日又复故态,蠢蠢欲动。长安不可不为守御之备。而关东未宁,淮南仍嚣,大帅不能全力保卫京师。京师除贵贤侄所领之外,旧六军十二卫俱皆名额空存,编制实无。朝议拟召募壮士,恢复旧额,使东讨无西顾之忧,国家有根本之固。”

  写好信,将李振请至中书堂,将信给他看过,然后封好,请李振转交。

  崔胤为表示不存蒂芥,又特在家中举行私宴。

  席间,说到李振祖上也是累世名臣,两家俱为唐室砥柱,当共奖王室之类的酸话,李振却是不领情,敷衍而退。

李振因从小孤贫,久滞名场,人到中年才得了个僻举县令,却是远在浙江乐清,也因时局混乱而不敢赴任,伦落在汴梁,见过了多少世间伪恶!自投靠朱温,早已丧失士大夫忠贞之气,虽然头上顶着唐廷的乌纱帽,但只把朱温一个看作主公。没有朱温,那有李振的今天。

  李振现在身为朱温手下第一谋臣,其事业甚至生命早就绑在朱温战车上,怎么允许改弦更张?

  遂将详情报告朱温,并建议将计就计,暗令梁军武士前去应募,以座实崔胤之谋。

  朱温自然是赞同的,不出半年,掌握崔胤种种证据,这不是易如反掌吗?如果现在就贸然的诛杀崔胤,朝中和民间必然生出不少反抗的的声音,出于计划的完美实施,朱温打算在让崔胤多活数月。

朱温从西北行营回到大梁,去信赞扬崔胤为国尽心,考虑周全。崔胤大喜,正式与昭宗计议此事,昭宗正求之不得,以为有了希望,立即下勅书,在京师及三辅到处张贴露布,悬格招募。这是昭宗朝第三次召募禁军,虽然傍观者皆知朝廷比以前更衰弱,但新一批青年还是争相报名,去吃这份由国库支出的丰厚薪金。

为慎重其事,特请出前朝老将军郑元规为六军十二卫副使,具体负责召募和组训,崔胤则被明旨兼“判六军诸卫事”,开创了唐王朝由首相兼职禁军统帅的先例,圆了崔胤的美梦。

  庆州酒馆

  “将军,此次崔胤重建北衙六军,南衙十二卫,其中的好处将军可没捞着呀。”

  一名宿卫士兵嘿笑道。

  “去你的,你懂什么,好处谁不想捞,崔胤这老贼硬是把军政大权包揽了,还不让我插手新禁军的任何事务,岂有此理!”

  朱友伦大骂道。

  “这崔胤也太不是东西了,明明将军才是宿卫军都指挥使。”

  “就是,这个崔胤欺人太甚,依我看,不用给这个崔胤面子,直接占了北边营房就是,有大帅在,他敢说什么?”

  朱友伦身边的数位亲兵大声不满道。

  “小声点!别什么都麻烦我叔父,搞的我是多事的废物一样。”朱友伦握着酒壶就往桌上一拍。

  “是是,将军喝酒,喝酒。”身旁的亲军察言观色,连忙递上一壶新开的酒壶。

  “哼!”

  朱友伦冷冷的灌了一大口酒,整个人都轻飘飘的了。

  “我朱友伦...亲历数次大战,岂会怕区区...书生?崔胤?皇帝的...走狗罢了!”

  “咕噜咕噜....”

  朱友伦再灌上一口酒,酒水没过口腔,洒的军服上到处都是。

  “这酒....越喝越没味,走!跟我去踢球!”

  朱友伦摇晃着身躯,大手一挥的向外边的红枣马走去。

朱友伦身为“宿卫军都指挥使”,却不参与新禁军的任何事务,其属下的两万名“宿卫军”也未纳入六军十二卫序列,但却仍在原先禁军营房(宫城北面玄武门内两侧)驻扎,所以,新兵只得暂时在城南地面操训,崔胤对此事极为不满,三番写信警告了他,但是朱友伦傲慢自持武力,不加理会。

  两人的矛盾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将军,这...天已经黑了许久了。”

  旁边的士兵支支吾吾道,他知道当前外边可不太平,近来有一个神秘的组织喜欢暗杀军中的军官和朝中的官员。

  “怕什么!我...让你跟...老子走,磨磨唧唧的....”朱友伦含糊不清的说道。

  身旁的十余位亲兵没有丝毫犹豫,往酒馆外跑去。

  “将军,上马。”

  “走开!我...自己...可以...”

  朱友伦一只脚迈上马鞍,另一只脚还在空中。

  蓦然间

  马匹大惊,前马蹄腾跃而起。

  朱友伦来不及反应,整个人倒在了地上。

  红枣马那管那么多,两只厚重的马蹄硬生生的踩在了朱友伦的头上。

  朱友伦瞬间没了声音,径直倒在了地上。

  “将军!”

  这一切发生在一瞬间,士兵这才反应过来,却发现朱友伦怎么也叫不醒了。

  “将军不会...”

  一个士兵把手放在朱友伦的鼻子上,惊呼了一声

  “将军死了!”

  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人人开始自危起来,因为梁军中,主帅如果一死,如果亲兵没有保护到位或者是效死的话,会被连坐处死。

  “这...怎么办?”

  大家都是大眼瞪小眼。

  谁能想到,上过数次战场都能存活的朱友伦居然坠马而死!

  这太荒谬了,说出去只怕不会有人信,只会以为是他们谋害都指挥使吧。

  “要不逃吧!”

  “逃不是给人落下口实吗?”

  其中一个士兵还算有脑子,没有盲目到逃跑的想法。

  “报告给大帅!”

  几人连尸体带马,转移去了皇宫。

  这一幕却被酒馆二楼的一名紫衣男子望见。

  “呵!一场狗咬狗的大戏要开始了。”

  说完便消失了,只留下一个“暗”字纹路的背影。

  

      大明宫

  自朱温掌控天子后,便搬进了皇宫,皇宫处处都是军中亲信的宿卫。

朱温在偏殿等待着崔胤的下步举动,暂且不露声色,但一件意料不到的事故,使政局的变化突然加快。

  他刚刚接到消息,朱友伦在酒后的消遣时,居然马上摔了下来,这位年龄不大但经过多次战火的将军竟然这样不经摔打,当场死亡。

得到丧讯的朱温又是暴怒。按正常情形,朱温在短期内接连死了两位堪称得力助手的亲侄,应当大悲,或者大急,但他两次都是大怒。而这次大怒更是火发无名。因为游戏中失事当然是意外的。朱温的大怒使得他凭着“大怒”这一理由将一同玩球的数十人全部处死。

  朱温将这一件事看成首都军事阴谋的一部分。他急急派出另一侄儿朱友谅到长安顶替朱友伦的职位,以防有心人掠取两万的人宿卫军。朱友谅拿到了将印,马上加强了宫廷戒备,朱温也随后从宫中起身,立下草诏和弹劾的文书,准备提前施行自己的政变计划。

夜晚幽寂的长安顿时紧张起来,但风暴的中心往往平静,没有人将消息告诉昭宗和崔胤。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