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第 104 章

小说: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作者:痒痒鼠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7-11 15:42:34
太皇太后去世,  皇上送太皇太后去北京孝陵,和孝宗皇帝合葬。

        举国大丧,隆重哀悼。

        最伤心的人,  是皇太后。

        皇太后因为伤心,  加上哭丧的疲惫,丧事结束后,结结实实地病了一场。

        皇上每天,除了必须处理政务,  就是陪着亲娘。

        秋冬天里,  皇太后喜欢听曲儿,皇上就陪着听曲子;皇太后喜欢听西方诗歌,皇上就经常念。

        皇太后不忍心儿子围着他转。

        “娘好了很多了,皇帝自己出去玩。娘听说那太液池结了冰,正好冬泳。”

        “娘,等你彻底好了,  朱载垣再出门。”

        亲娘:“!!”

        亲娘心里憋气。

        就知道儿子又要出远门!

        “这次要去哪里?”皇太后生怕儿子又要去那江湖,太危险。皇上只说:“还不确定,娘要不要一起去?”

        皇太后一愣,  随即情绪低落:“娘倒是想去看看你爹。”

        元和十九年的冬日里,难得的一个好天气,不冷不热的太阳光正好,中午慵懒得叫人昏昏欲睡的时光里,菊花丛在微风中摇摆,留下晃动的影子,皇太后坐在躺椅里,皇上坐在亲娘的身边。

        皇太后的人,也在一种叫“豁达”的影子里,  目光落在儿子的身上,声音和太阳一样慈爱柔和。

        “你祖母……遗言不要大办,丧礼规模都在礼仪之内的最减省,陪葬也就一些常用的物事。娘这些日子心有所感,就想去看看自己未来的陵墓,去看看先皇,去看看家乡……

        老魏国公也老了,老魏国公夫人也老了,他们又不好来北京,娘也想去看一看。”

        亲娘想去南京,那自然好。皇上眉眼弯弯,眉梢眼角都是笑儿:“娘,朱载垣去准备。明年春天就南下,好不好?”

        那孝顺的无赖模样,叫皇太后一时没忍住,牙齿都笑出来。

        锋芒和古典完美结合的面孔,乌黑的瞳仁里流光溢彩,过长的眼睫毛一动,在脸颊上留下两个小阴影,连同那白的发光的皮肤,在奶

        白色中潋滟出朦胧的光晕,叫人竟一时间觉得十分的虚幻,美的不像真人。

        皇上如今十九岁,不再是少年时候的锋芒毕露,叫人不敢直视的冷漠无情。神光内敛、不怒而威,就连那份儿霸道也都收进去——谁都敢鼓起勇气,想要看一眼,却是一看,就看呆住。

        此刻,就是看得宫人们齐齐楞眼,个个丢魂儿。

        皇太后想起有的大臣们喊着:“皇上你就是为了留下这幅容貌,皇上你也要娶后纳妃啊……”忍不住就笑出来:“是不是有大臣催你南巡?选后纳妃?”

        提起这个事儿,皇上小小的无奈:“娘,他们和朱载垣耍无赖。”

        皇太后心说,就你这模样,他们自然是冒死耍无赖。

        “你呀,出门可要记得要易容。你又不想娶不想纳的,还长成这样……”

        皇上:“!!!”

        当年怎么没有要徐景珩易容!

        徐景珩也经常上街!

        皇上小孩子一般的不服气:“娘,那易容,特不方便,尤其夏天的时候。”

        皇太后岂能不知道儿子的小心思?皇太后大大的不乐意,特愁得慌:“那你长这样这么办?娘可听说了,这两年,不少自觉长得可以的大臣,都朝你抛媚眼。

        你说说你,你看指挥使也长得好,可哪一个不敬着?

        你和指挥使不一样。指挥使一看就是大家公子,仙人、正派人。你一看就是坏小子,专门要小姑娘小伙子不安生的。娘也不知道你怎么长成这模样,娘自己是清秀端正,当年你爹长得好,可也没有你这么好,你爹那模样都能天天‘游龙戏凤’,还养得那些义弟义子的……”

        皇太后絮絮叨叨的,至今还是怨念颇深。

        皇上只能告诉自己,这是亲娘,这是亲娘。

        “娘,朱载垣给娘念诗歌。”皇上非常有经验地拿过书本,非常机灵地转移话题,念的特有感情。

        “我寂寞壁龛的宝座、我的爱、我的月光。我最真诚的朋友、我的知己、我存在的理由、我的苏丹、我唯一的爱。美人中最美

        的人……

        我的春天、我面露欢快的爱、我的白昼、我的甜心、带笑的树叶……我的伊斯坦布尔、我的卡拉曼、我安纳托利亚的土地……”

        皇太后听得直皱眉。

        皇太后对于儿子的不开窍,那实在是没招儿。

        “娘听说那苏莱曼苏丹,不光是一位军事奇才,还是一位温润如玉的君子、绅士。苏莱曼苏丹写给皇后的诗词,皇帝,你念的好像上书。”

        皇上:“!!!”皇上接纳亲娘的意见,画风立马一变,还搭配摇头晃脑的。

        “娘你再听。‘每个人的归宿都一样,但故事的版本却多种多样……’

        人们以为财富和权力是最伟大的天道,但在这个世界上健康的魔力才是最好的国家。人们所说的君权只是世俗的吵闹和不断的征伐……’”

        其声恰似流水击石,清明婉扬;又似清泉入口,水润深沁……头发全束,头戴丝缎羊绒绒卷檐帽,帽檐上一道明黄锦缎压边,上绣百种倒福字花纹,额前缀着一块品质极佳的明珠,随着声音一晃一晃地发亮……

        皇太后听得满意,看得也满意,还颇有感叹:“苏莱曼苏丹的这话儿对。人就是想要的太多,所以都不会开心。”

        皇上客观评价:“娘,这诗歌,也就苏莱曼苏丹这样,不缺财富和权力,可以自主一切的人的想法。”

        皇太后一愣。

        奥斯曼目前是盛世,和大明一样市民文化发达。但碍于父母决定婚姻,导致一些悲剧。因为他们的女孩子可以出门,小的时候可以和其他男孩子说话,青梅竹马的多,被迫分开的也多。

        那著名的《莱衣拉与梅吉农》诗歌,写的就是一个年轻人,为了心爱的女孩子,极力争取,却是遭遇各方打击,还被骂是“疯子”……

        “梅吉农离家流浪,宁可与野兽为伍……奥斯曼人都说他疯了,娘看啊,也不知道到底谁疯了。”皇太后因为那对有情人的遭遇,轻轻叹口气,一心又心软,又是作为父母一方考虑。

        “儿女姻缘,父母不能不管,但也不能管的太严格。

        凡事有个度。年轻人不知道过日子和感情是两回事,一时激动感情用事也是真心,如何能这般磋磨?”

        皇上因为亲娘的开明而笑,一张小无赖的笑脸,带着一丝丝孩子气的顽皮:“娘,这个度,就是父母和儿女博弈的过程,也叫‘反权利、反人性’。”

        皇太后轻轻瞪一眼儿子。

        国家的存在本身乃是权利属性,而人的欲望越大,越有利于国家统治。没有多少人开心,这是必然。但家庭和国家,到底是不一样的。

        苏莱曼苏丹认知到,但他也受困于此。还为了爱情打破奥斯曼选继承人的规矩,册封心爱的妃子做皇后,还为了皇后,稀里糊涂地杀了两个有能力的儿子,以及护佑这两个儿子的忠心丞相……

        在皇太后的眼里,这叫人感动,这也是昏君的行为。

        皇太后看一眼儿子的俊模样,一时又觉得,儿子这样,也好,也不完美。皇太后只希望儿子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不需要完美。

        皇上不知道亲娘的心思,对苏莱曼苏丹的一切不予说。

        “目前奥斯曼和西洋,都出来一些大文豪,意大利的米开朗基罗,不光和奥斯曼的锡南一样是大建筑家,还是诗人。娘你听。

        ‘借你双眸,我终得见,我那凡眼肉胎所不曾见的圣光;借你芳足,与我共步,我那残足瘸腿难行之路。

        借你睿智,伴我云端轻轻漫步。借你意念,融化我的心志,铸就我的神思。你的气息晕成我的言语……’”

        皇上端得一副“友谊地久天长”的小样儿,不光皇太后乐呵,宫人们也乐呵。

        皇太后笑得前仰后合:“华夏人写诗词文章,都把梦想具象化成美人。西洋人是把‘友谊’具象化成人间最珍贵的事情。”

        皇上:“!!!”皇上不好和亲娘说,在罗马文化、西洋文化里,师徒、同窗,两个或者几个男子一见如故,那就是人间最珍贵的事情。

        就见皇上一副“词严义正”的模样:“娘说得对。米开朗琪罗,一生追求雕塑。

        他有一个纯真、热烈、痴狂的灵

        魂,他是一个在现实与理想之中苦苦挣扎的勇敢斗士,一直都最喜欢能给他带来灵感的好友。”

        这样的人确实要人敬佩。宫人们“若有所思”,皇太后到底是想不到那样的情况,皇太后以为自己理解了,含笑点头:“锡南和米开朗琪罗来大明,皇上可是要建造一些建筑?”

        “建造。苏莱曼苏丹认为,大明的奥斯曼人多起来,以往的清真寺是以往的,他也要在北京建造一个。西洋的传教士也要建天主教堂,中原的佛道不同意,也要建……

        朝廷认为,难得世界各地的雕塑家、雕刻家、书法家、画家……都来大明,也都同意……

        这次要建不少。正好把学院里学出来的学生们带带……”

        皇上说到这里,小小的纠结:“大明各个地方的寺庙道观孔庙,审核后,如果还能用,一律改为蒙学场所。

        不能用,就拆掉。估计,又要闹一场,谁要是来找娘说话儿,娘不搭理就是。”

        !!!

        皇太后就是再不懂政事,也知道儿子这一下子的打击面多大,眼里不由地有了担忧。皇上安抚亲娘:“这个事情,早就应该办。这几年,即使是八股科举,考试的题目也变了。

        大明文化,儒释道、理学、心学之外,墨家文化发展,商户们的名声好了很多,农户们也渐渐的开始争取……

        大明的各种新学说一一出来,受到奥斯曼和西洋文化冲击,大明人亲自行走天下,琴棋书画诗酒茶等等,和以往也都有不同……”

        皇上的目光里,有一种莫名的力量,那眼睛亮的,一眼就能看到世界深处,直戳人心。

        “儒释道不交税,天下人都看在眼里。”

        !!!

        !!!

        宫人们惊骇,皇太后心里更是泛起惊涛巨浪。皇太后担心儿子被人为难,这么一刺激,太皇太后去世带来的心病全好了。

        涉及到大明文化发展,那必然要江南文人的支持,这一趟南下势在必行,皇太后就开始积极准备南下的事儿。

        皇上做了决定,南

        下的事儿通知下去,大明的老百姓得知,皇上要带着皇太后南下,一起欢呼。大明的中上层人,又是高兴,又是紧张。

        无他,皇上这一看,就不是单纯游玩啊!

        各国建筑大师、文人墨客聚集北京的消息,他们都知道。奥斯曼文化繁荣里的其他声音,和大明一样。

        也知道,西洋人发明的一种新文化——人文主义,把世界归还给每一个人,把每一个人归还给他自己。把人的艺术、文学和科学,还有作为个体的、独立的思想和感情,归还给人。

        还说什么,人绝不能像一个奴隶一样,被捆绑在教条之上,在锁链中死亡腐朽。

        大明的老百姓还不知道。大明所有中上层人的,隐约知道一点消息的人,都在心里咒骂这些蛮夷。

        大明的有识之士,立志改革的人,都在心里打鼓,可他们一想起皇上,就有了信心。

        张璁、夏言、桂萼……六位阁老领导的内阁,一致同意树立大明新学说。六部九卿、宗室亲王、外戚勋贵,世家大族……一起傻了。

        六部九卿一起哭啊。

        皇上不娶后纳妃,打定主意改革土地,兴办作坊,他们都能答应。

        可是皇上眼看着,不光是要改革皇家,还要改革他们!

        他们能不哭吗?

        大明一些消息灵通的人,都失声一般——大明的新文化出来不少,可他们都知道,那就一个口号——需要的时候,喊一嗓子忠君爱国;需要的时候,喊一嗓子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大明的武将们这次都目瞪口呆——这事儿和他们无关————不管什么文化,人类都会打仗不是?可他们真没想到,皇上要动真格的。他们想不通,皇上真要动真格的?

        他们都这样了,宗室外戚勋贵们,自然更担心。

        兴王咬牙切齿地给皇上写信说:“我相信,这片土地是不会变的。不管如何改革,其本质注定了结果。华夏,不管如何发展技艺,也改变不了权、钱的本质。华夏,不可能和西洋一样,有人文主义文化……”

        蜀王说:“

        这是一个尝试,不管结果如何,不打扰大明这番和平盛世就好……但臣也担心,大明的未来……

        皇上,臣也不认为,大明会有本质性不同的新文化。几千年来,所有的文化都一样,钱、权……方式不同,幸运与否,全看在位的皇帝是谁……皇上何时娶后纳妃?”

        庆成王都说:“皇上,那些西洋人瞎说。皇上不要和他们多接触,他们小国家,小城市,家里没有皇位要继承……皇上你在,大明不管什么文化,大明人都过得好。皇上何时娶后纳妃?”

        皇上:“???”

        他们担心的,皇上都想过。

        国家、朝代、天下、君臣……这个世界,从来不是属于“每一个人”的。

        底层人对于当权着来说,乱世打仗,和平时期交税,其他的,从来就不算是人。

        皇上一步一步地尝试,想要他们站起来,抬起头,做个人。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6-24  06:07:25~2021-06-25  08:33: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灿烂一生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