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第 52 章

小说: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作者:痒痒鼠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6-28 08:34:54
魏国公简直无法相信,  他一个堂堂国公,居然要装病骗一些小姑娘,还有可能是自己的未来儿媳妇的小姑娘?这果然是小孩子想出来的小主意。

        话说陆炳圆满完成兴王和楚王的事儿,挺高兴。对于兴王的觉悟,  兴王最后还挺有志气地要出来做事儿,  更高兴。

        因为这个事情,  陆炳的父母从兴王府出来,做普通自由的匠籍百姓。陆炳经过这件事,  对兴王也算是有一个报答,  彻底脱离兴王玩伴的身份,  他自己也高兴。

        一伙儿玩伴们隐约意识到,都和陆炳道喜。刘成学、唐伯虎、章怀秀等等人,  也都和他道喜,特别是章怀秀。

        章怀秀拉着陆炳的衣袖,小心翼翼·满是好奇地问:“陆兄弟,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  楚王二弟的事情?”章怀秀猜测,锦衣卫和东西厂,  定计策之前就有很多消息来源,  只看用不用,  何时用,  怎么用……

        陆炳眉眼稳重温厚:“章兄弟,真真假假,  假假真真,  真亦假时假亦真。”

        章怀秀:“!!!”

        章怀秀不服:“天下老百姓只知道,楚王对侍妾情深,对兄弟情深。只知道皇上一怒之下,  要处罚所有宗室,又惦记太~祖祖制,心生不忍,给予他们施展才华,参军参政之权……”

        陆炳定定地看一眼这奇奇怪怪的章怀秀:“章兄弟,记得《易传·系辞传上·第八章》?为人臣子,和为人百姓一样。”

        章怀秀哪里记得《易传·系辞传上·第八章》?章怀秀晚上回家,摸出来他大哥和大舅兄留下的书本儿,翻到《易传·系辞传上·第八章》,眼睛瞪圆。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陆炳的意思,做皇帝的,做臣子,做百姓的,只知道该知道的事情,只说自己该说的话,即可。

        章怀秀对着烛光,愣愣的。

        他曾经的生活,看似一网通天下。可是,有多少,是有人特意放出来给百姓知道的?有多少是真相,有多少是

        老百姓应该知道的“真相”?

        岁岁年年,山山水水,华夏几千年来,还是那几本《论语》《易经》……还是那玄武门之变、烛光斧影,岳飞于谦被杀……

        章怀秀突然又想起最近,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给指挥使选媳妇的事儿,指挥使……章怀秀到此已经确认,指挥使一定不会娶媳妇。

        他大哥和大舅兄阉割的一幕一幕,从男人变成太监的一幕一幕……都在章怀秀的心里。皇家和大臣,所有的大明人,都不接受大明出来一个徐福东渡,一定要太监才能出海。

        就连他大哥和大舅兄也说,他们自己也怕。

        他们也怕,自己带着几万人,有粮食有大炮身在海外,一个贪恋上来,不回来。所以他们自愿阉割自己,不去赌自己的人性。

        章怀秀的嘴角露出一抹自嘲,一抹凄凉、一颗心泡在黄连里。

        为人臣子……为人臣子……章怀秀只庆幸,指挥使那样的人物,他本就没有娶妻生子的打算。

        就好比,他很高兴,他的大哥和大舅兄,三万出洋宦官,都是自愿的。

        “我也是自愿的。”章怀秀默默地拿起小剪刀,剪去一点点烛花,对着小小的光芒微笑。

        可是章怀秀到底是不忍心。魏国公明知道指挥使不适合娶妻生子,对徐家最好,可他不忍心。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明知道指挥使不应该娶妻生子,对皇家最好,可她们更要给操办,指挥使本人得多难受?

        章怀秀在第二天午休前,和皇上询问,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给指挥使选媳妇的进展。

        皇上一听,小胖脸犯愁。皇上一番话说的所有人一愣一愣,都傻掉。

        “找不到啊。”皇上小大人的模样,“要美美的。”

        众人:“皇上放心,大明美人儿多。”

        皇上更愁,掰着手指头一项一项地提要求:“要会骑马,会喝酒,会打架,会弹琴论道,会看书写字,会绣花……”

        众人:“!!!”皇上,你的十个手指头够吗?皇上,这样的女子,哪里有?首先第一条

        ,会骑马,大明略富裕的人家,都给女孩儿缠脚,哪里去骑马喝酒还打架?

        那女孩子不能裹脚的人家,不要说教养,大字不识一个,那怎么能行?

        皇上一看他们的模样,小胖脸皱巴成一团,焉巴巴的。没有合适的好女子,就没有弟弟妹妹,皇上非常、非常、非常……伤心。

        章怀秀愣神之下,几乎是没有礼仪地看着皇上。

        皇上长得非常好,胖嘟嘟的,白嫩嫩的,和那壮实的小禾苗一般生机勃勃、郁郁葱葱,尽情呼吸天地精华,吞吐日月之光。皇上还是顽皮的,那是只有被人真心宠爱的孩子才有的活力。

        天大地大,两京十三省的大明,也只有指挥使不当皇上是皇上,用全副心思宠爱着皇上……

        除了徐家人,也只有皇上,不掺一点杂质地希望指挥使娶媳妇,生小娃娃。

        陆炳最先回神,一眼看到,轻轻踢一脚章怀秀——直面圣颜,如此无礼!

        章怀秀一个激灵——皇上对这些礼节不在意,可他们不能不在意。章怀秀躬身行礼请罪:“皇上,臣失仪。”

        皇上小眼神儿乜他一眼。那意思,你在说什么?章怀秀在心里微笑开来——

        “皇上,臣听说指挥使曾经行走江湖,游历四方。说不定,指挥使可以娶一个江湖女子,臣听说,那江湖上也有大家闺秀,会诗词歌赋的。”

        说不得,指挥使将来能和东方朔、刘伯温一样,安全退出朝堂,重归山林?有一个侠气的江湖女子作伴岂不更好?神仙眷侣也。

        章怀秀想的非常好。在座的,除了皇上没有想到这些,想不到这些,其他人哪个不是人精儿?都积极回应。

        唐伯虎:“皇上,臣认同这个提议。江湖女子好,江湖女子合适指挥使。”

        刘成学:“皇上,臣也认同。一般的女子,养在家里,再精通诗词歌赋,大门不出,一般都没有江湖女子的见识,还是江湖女子更好。”

        杨博:“皇上,江湖中的女子,虽然不通世情,行为略粗俗。然有一些,自幼

        受高人隐士教导,称得上名门闺秀,才华礼仪谈吐皆是不俗。草民也认为可以。”

        一人一句,皇上听着,小胖脸直接皱巴成腌菜团儿。

        “朕听人说,有苗疆圣姑进京,还有好几个江湖女子进京,要打架,可朕和魏国公等了一个月,也没有等到。”

        皇上小小的委屈。不明白这些女子都进京了,为何不出来见人。

        众人也迷糊。

        千里迢迢的来到北京,一个月了,也不露面,这是为何?

        唐伯虎到底年岁最大,年轻时候也是才子风流,和不少女子都有一段儿风流韵事。

        “皇上,那些女子进京,指挥使知道吗?”

        皇上摇头。小小的心虚。

        众人明白——指挥使回到朝堂,前途未定,不想拖累任何人,估计和所有江湖朋友都断了联系。

        众人一时心里酸甜苦辣的难受,就有严嵩提出来:“皇上,她们既然来到京城,那就说明,她们有心。”

        皇上一点儿也没被安慰到,有心没有心的,皇上只看实际——实际就是,皇上听了那么多故事,那么多消息,没有一个女子露面。

        陆炳微微一笑:‘皇上,那些女子不露面,可能是不敢露面。小臣猜测,指挥使那样的人,既然回来朝廷离开江湖,那就不会耽误任何江湖女子的青春,指挥使一定是都拒绝过,她们都害怕了。”

        严嵩脑袋里灵光一闪:“皇上,陆炳说得对。这人都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男女之情,想必也如此。”

        一时之间,一伙儿小玩伴一起附和,唐伯虎和刘成学、章怀秀……听得目瞪口呆。

        都还没娶妻的小少年,居然这么懂?好吧,大道理都一样,一通百通,神童就是神童。

        最大的神童·皇上,大眼睛亮亮的:“红姨说,她们是听说指挥使要娶媳妇才来京城的。”

        “这就对了。如果没有指挥使要娶妻的消息,她们根本就不抱希望了,根本连京城也不来。”

        “皇上,严嵩认为,只要放出消息,指挥使的妻子人选在这

        个月底选定,她们一定露面。”

        “皇上,陆炳认为,她们怕指挥使,不怕魏国公。她们都有本事,只要说魏国公生病,她们一定露面。”

        “皇上,杨博认为,这个事儿,不能冒失。凡事讲究水到渠成,指挥使娶妻乃是大明大事,对方的人品性情等等,都要要先打听好。”

        于是皇上在几位狗头军师的言语下,有了主意,要来一个“主帅装病,诱敌出营”。

        魏国公听完皇上的小主意,哭笑不得。

        “皇上,这主意不灵。我们不能这么做。”

        皇上不懂。

        魏国公慈爱地笑:“皇上是不是认为,她们都不够好?因为之前,徐景珩受伤的消息放出去,都没有人来看望。”

        皇上瞪大眼睛,随即气鼓鼓着腮帮子——皇上虽然因为徐景珩,接受江湖女子的做派,也学着尊重天下有本事有骨气的女子。可皇上的内心深处,是不认可的。

        因为徐景珩受伤的时候,她们都没来。

        魏国公叹气。

        “皇上还小,不懂。这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有爱就有恨,爱恨是互相的。”魏国公猜测,那些女子,爱也恨也,估计宁可他儿子真病重不治。只是听到他要娶妻,恨不过,才来到北京。

        皇上:“???”

        “皇上长大就懂了。”魏国公乐哈哈地笑,“等皇上长大,娶妻生娃娃,行走天下,遇到各色各样的人,朋友,敌人……皇上就会明白。”

        魏国公对皇上的未来充满期待,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期待,大明人都在梦想皇上长大,大婚,纳妃,生一窝小娃娃……

        皇上表示他听懂了,一眨眼睛,语气坚定:“国公,朕不要娶妻生娃娃。指挥使就没有娶妻生娃娃。”

        魏国公:“!!!”

        魏国公眼睛再次瞪圆。

        就见皇上一拍胸膛:“朕要行走天下,喝酒交朋友,偶遇江湖第一美人,坐怀不乱柳下惠!”

        魏国公:“!!!”

        魏国公在心里呐喊,文老先生,你天天

        都讲了什么故事?!!!

        “皇上,这话可不能告诉别人哦。”魏国公极力稳住自己,告诉自己皇上还小,根本不懂,“皇上,世人都是希望男子娶妻生子。徐景珩,他这样的少。皇上你看,孙思邈、张三丰那样的人物,有几个?”

        皇上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都是不认同:“国公,朕不是普通人。朕只有一个。”

        魏国公:“!!!”“皇上,这是长大后的事情,等皇上长大,长大到能喝酒的时候,再讨论?皇上还小,不知道长大的事情。”

        皇上思考片刻,有道理。

        “等朕长大,朕再思考。”

        “对对对。等皇上长大,再去思考。”魏国公的一颗心,从嗓子眼回归心脏,“皇上,臣看那徐景珩要喝第四……”

        魏国公的“杯”音还没出口,眼睛一花,不见皇上的人。魏国公一转身,就见皇上端着抢来的酒杯,瞪大眼睛气呼呼地看他那酒鬼儿子,忍不住笑出来。

        “只能喝一点点啊。”皇上挺生气,徐景珩不乖乖,一有机会就要喝酒。

        徐景珩讨饶:“皇上,臣才喝了不到两杯、三杯……”

        皇上不相信他。

        绿豆酒虽然养身,但总归是酒,尤其这所谓年份正好的二十年绿豆酒,一杯就相当于一大海碗。

        皇上低头看看桌子上酒坛子里的酒,果然只有一小半。皇上知道这是年份久水分没了,却只当不知道。

        “一大半。”皇上理直气壮。

        “好,一大半。”徐景珩只笑着答应,“皇上困不困?要不要去午休?”皇上看看头顶的太阳,确实到午时了,大方地点点小脑袋:“午休。”

        皇上把酒坛子给文老先生,严肃地,牵着徐景珩的手去午休。徐景珩:“……”

        文老先生和魏国公一起笑,文老先生抱过来酒坛子:“国公来一杯?”魏国公笑一看桌子上的酒杯,更笑:“好。玉双凤耳杯好,崖柏树根杯也好。”

        文老先生闻言,大乐:“国公果然是知酒人。我来到大明,感

        受最深的就是大明人的爱酒。那太~祖皇帝,居然不禁酒,皇家居然是大明最穷的大户,大明从上到下都爱酒。”

        魏国公哈哈哈笑,淡绿色的液体晶莹剔透,飘在绿色的玉双凤耳杯里,宛若绿波荡漾,凤凰点水,他闻着酒香,赞叹:“好酒,好酒。”

        两个人碰一杯,文老先生看着手里奇形怪状的崖柏树根杯,同样赞叹:“大明人爱喝酒,这酒杯也有讲究。成化鸡缸杯且不说,这皇家御用的玉双凤耳杯,也是文雅大气。”

        “大明的家具式样,大明的酒杯文房四宝,黄花梨、青田冻石、古藤、瘿木、柏根、湘竹……都是追求大自然神奇的天作之美,其美学境界要人叹服。”

        魏国公与有荣焉地笑:“崖柏树根其实是一种香料。宋朝吴悮的《丹房须知》中有记载,不同品种、不同生长地域、不同生长年限……崖柏的品质天差地别。目前知道的,四川崖柏最合适做酒杯。”

        “一些年轻人追求形式,有了崖柏树根杯,就去做沉香杯。我们这个岁数就知道了,喝酒,看心情,看和谁一起喝。”

        文老先生豪迈大笑:“对极对极。”

        两个人慢悠悠地品酒,皇上和徐景珩午休,内阁谢阁老等人,因为皇上的决定忙乎宗室的事情,忙翻了天。

        无他,光是湖广的土地,一亩一亩地丈量出来,这就是天大的事情。这可不光是宗室,还关乎世家、文臣武将所有人。

        桂萼又想起他的那封上书,在家里癫狂大笑——桂萼以为,他的那封上书,这辈子也没有实现的机会,一亩一亩地丈量土地,这要得罪多少人?可是,皇上就要办了。

        兴王和楚王自知保不住那么多土地,干脆点一把火,要激起来皇上和文武大臣世家的矛盾,皇上一点儿也不在乎。

        之前因为皇上清查张国舅的亲友们,一些官员贬的贬,降的降,桂萼从宣府大同回来后,有功,从礼部侍郎升到都察院的副都御史,左右老御史都临近退休,他是板上钉钉的继任人,可谓是位高权重,前

        途无量。

        都御史,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朝廷官员委任,同吏部司贤否陟黜;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奉敕内地,拊循外地,权力之大,远非历朝可比。

        当然事情也繁重。历朝历代的言官御史,地位本就高,大明发展到高峰。

        桂萼也知道,他的地位目前非常危险。那些人,暂时不过是捧着他,等着他出错,好一下“打死”他。

        桂萼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不能乱。他在书房走来走去,转了好几圈,心里头还是乱,干脆出来书房到院子里转圈。

        院子很小,只有一口井,一颗老花椒树,一只老狗趴在地上伸舌头。桂萼的家位于城西的一个二等巷子,一个二进的小院子,略破败,就这,还是花了所有积蓄的两千两银子买的。

        桂萼出身低,为官多年不知道变通,贪污不会,为人更差,一些同僚们默认的潜规则银子他也没有,还要补贴族里的穷困人家,导致他夫人再会过日子,也还是紧巴巴的,前些日子刚强制桂萼答应,安排家族里的人去皇上开办的作坊做工。

        桂萼在院子里转了好几圈,一抬头,去绣房问纺线的夫人:“家里可有酒?”

        他夫人停下来织机,犹豫片刻:“有几坛子。族里一个年轻人善于酿酒,自己酿的送来,我看着好,听他说要开一个酒坊,就给五百两银子算份子。”

        桂萼一愣,知道这五百两银子乃是夫人的嫁妆,一时心生惭愧,满脸通红地夫人抱拳作揖:“夫人操持家里辛苦,桂萼感谢之。”

        桂萼夫人忙不迭地起身避开,一抬头,眼圈就红了。

        “老爷在外头辛苦,妾帮不上什么,家里的事情,都是妾的本分。老爷这般,是要折煞妾身?”

        桂萼知道自己孟浪,轻轻咳嗽一声:“夫人且准备一坛好酒,几道好菜,为夫明天休沐,宴请一个同僚。”

        桂萼夫人一听老爷终于有同僚要宴请,欢喜得眼泪出来:“老爷尽管放心。妾一切都给准备好。

        ”

        桂萼要宴请的谁?自然是户部侍郎张璁。皇上亲笔批复兴王和楚王的上书,老百姓感叹皇上的英明大度,宗室的情意;章怀秀等人注意到,这个事情对宗室的影响。

        朝堂上的正经官员更关注的是,湖广这般完全彻底的土地改革。

        这是九个边镇的土地改革,山西的土地改革,都达不到的彻底和完全。一亩一亩地丈量土地,这真的是要翻天,这关乎到湖广所有人,当然也包括文臣们,读书人。

        张璁主持土地改革,一开始采取中庸之道,后来桂萼冲上来,皇上一句话放弃皇庄,京畿地区的土地改革进入一个阶段。

        但是张璁也不敢去想,一亩一亩地,丈量京畿土地。

        这就好比,人无完人,一样的道理。谁吃饭喝水没有五谷轮回?都是肉做的大俗人,真要查,这大明,从上到下,有几个是真干净?从官员到士绅,从世家到大户,谁手里的土地来源绝对正路?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发。土地作为华夏人最大的财富,生产出来的粮食,和它们沾染的血泪汗一样多。

        张璁收到桂萼的请帖,长长地叹一口气。他们两个,终于要碰面。也罢,该来的,总要来。

        张璁知道桂萼的家境,去赴宴,还自己带上两坛好酒。

        三杯酒下肚,话题打开。

        “张侍郎这酒好。我喝酒这么多年,就一点心得,论起来这酒文化繁荣的时代有很多,唐朝算是一个,宋朝也绝对排得上号。但要说真正热爱喝酒的,还是我们大明。”

        “桂御史这话对极。历朝历代,就属我们大明的老百姓最富裕,日子过得最好。那民间的老百姓都说,我们的皇家那么穷都肆无忌惮地喝酒,我们也要喝。”

        桂萼唱:“闻一闻嗅一嗅,感受美酒的芬芳,轻轻抿一口,哥俩好啊!五魁首啊!六六顺啊……”

        张璁朗声大笑:“对对对。不过我听说现在大明人喝酒也文雅了。几个小菜,湖边河边树荫下一坐,慢悠悠。”

        桂萼因为喝酒的脸通红,大声嚷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