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宋从娱乐开始 > 第四十九章 来了不少大人物

第四十九章 来了不少大人物

小说:大宋从娱乐开始作者:信手摘仙字数:2511更新时间 : 2020-09-01 12:01:27
  赵佶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而且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但在做皇帝上,能力就弱了许多。

  后世曾有人评价,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回到眼下,安静听完赵杞的讲述,赵佶才开始问问题:“杞儿,你说他对名间传说故事梁祝进行了再创作?”

  赵杞不好意思的道:“是的爹爹,因为太长了,儿臣记得不全,刚刚说的,也就其中二三。”

  赵佶点点头,又问道:“他用似琵琶的乐器弹唱了一曲《菊花台》?”

  赵杞又不好意思的道:“比琵琶要厚,身部开有圆孔,且是六根弦,至于《菊花台》,儿臣当时听得入迷,词曲也是记得不全,但并不是用现有的词牌、曲调所作。”

  “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赵佶诵读了一遍赵杞仅记得的几句词,道:“确实不似词牌那般讲究平仄、押韵,以很直白的词来抒发情感。”

  高俅听得频频点头,待赵佶说完,忍不住道:“可惜景王殿下不记得曲,不然可以听一听这样的词是如何来唱的。”

  赵杞没有搭话,曲倒是记得一部分,但知道自己五音不全,唱出来只会贻笑大方。

  赵佶略作思量过后,拿起书案上的字问高俅:“爱卿以为此子是否能作出这首《满江红》?”

  高俅回道:“陛下,以目前掌握的信息,臣无法作出判断,但此子确实有与众不同之处。”

  赵杞建议道:“不如爹爹宣他进宫,一试便知。”

  赵佶笑了笑,道:“仅凭这些,还不够得朕的召见,派人去查一查。”

  高俅作了一揖准备接下此事,却被赵杞抢先道:“爹爹,此事儿臣愿意代劳。”

  “准。”赵佶看着手上的这幅字,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明日早朝,可是有东西讲了。

  ————

  自从高衙内拦人的招数失效过后,似乎安分了下来,没再有任何举动。

  江晨的那一首吉他独唱《南方姑娘》,也渐渐在汴梁城火了起来。

  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儿,都会哼唱上那么一两句。

  当然了,火的不止是歌,还有人。

  封宜奴就不用说了,原先就有那扬州花魁的称号,自开业那天热度就没下去过。

  这次主要是江晨,他那些打破常规的词、曲、乐器,人们似乎只能用一个“鬼才”来形容了。

  金秋十月,薄雾开始笼罩着秋的早晨,习风轻拂,凉爽宜人。

  仙乐楼。

  “公子,这是您的衣裳和皮鞵,是关奶奶让我拿过来的。”郭平平抱着一叠厚厚的衣裳,上面还放着两双皮鞋,把他那小小的脑袋都给挡住了,走的时候得歪头看路。

  江晨的印象里,古人似乎都是穿的布鞋,穿越到北宋才知道,穿的是皮革、棉毡等等材料制成的皮鞋、皮靴。

  而衣服呢种类更多,一般的服饰就有衣、裳、袍、衫、襦袄、直掇、道衣、鹤氅、背子、貉袖、蓑衣、腹围等等。

  关雪梅让郭平平送来的衣裳是衫中的一种“紫衫”,原来是戎装,窄短,故又称“窄衫”,前后开衩以便于骑马,因为通常是紫色的所以叫紫衫。

  窄短,江晨穿起来就稍微舒服一点,像是文人常穿的道衣、襦袄、直裰,都太宽松了,穿在身上有些不自在。

  换上新衣、新鞋,江晨打量着铜镜里的自己,自言自语道:“怎么感觉来到这里之后,变帅气了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郭平平的身体有了好转,气色比起在路边碰到的时候好多了,同时也恢复了鬼灵精怪的性格,当下就笑嘻嘻的道:“公子,您穿上这套衣裳,当真是玉树临风、英俊潇洒、气宇轩昂……”

  江晨偏头盯着他,见他顿住了,问道:“还有呢?”

  郭平平抓了抓后脑勺,等了半晌,吐出四个字来:“风流成性!”

  江晨嘴角抽搐,骂道:“风流成性是形容我的吗?”

  郭平平不好意思的笑了两声。

  “不学好。”江晨挼了挼他的小脑袋,问道:“昨天教你的台词没忘吧?”

  郭平平点头道:“没忘,记得可牢了……”

  等他完整的说了一遍,江晨拿出两块白饴糖递过去,道:“奖励你的,记住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晚上在舞台上的时候,在数百人面前,能好好的说出来。”

  郭平平怯怯的道:“公子,真的有数百人看着吗?”

  江晨笑道:“怎么,害怕了?”

  郭平平想到有吃有穿有住的生活,想到变得开朗快乐了的妹妹,小手紧握着两块白饴糖,坚定的道:“公子,我不害怕,晚上我一定会好好说出来的。”

  江晨点头道:“我相信你。”

  今天,是舞台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一集上演的时间。

  江晨开场会以奶奶和孙子讲故事的方式引出舞台剧。

  演员是在内部找的,奶奶关雪梅,孙子郭平平。

  别看没几句台词,也只是一个引子,但一样很重要。

  江晨要打造精品,而不是将就着来。

  来到一楼大厅,郭平平一溜烟的跑了,去后院分糖给妹妹。

  江晨看到木匠铺正在往楼里搬运定做好的道具过来。

  舞台剧得有一些道具,以及背景墙来装饰,才有更好的代入感。

  比如野外场景的戏份,就是山水树木为背景,比如室内戏份,就是家具为背景。

  道具找了木匠铺定做,背景墙也找了画师去画。

  在开门营业前,又在有道具和背景墙的情况下进行了一次排演,主要是让小工们熟悉一下对道具和背景墙的更换。

  下午,蒙栎、蒙言的学生初次登台,讲了相声《对对子》,默契度差了些,但总体来说,算及格了。

  王先明的学生也登台了,讲的是评书《边城浪子》,中规中矩。

  “贤弟,知道谁来了吗?”二楼雅座,柴叔夏用牙签插着切块的水果,递到沈秋濯的嘴边,弄得他这爱妾面红耳赤。

  江晨的目光在二楼雅座扫了一圈,但只有正对面和斜对面能看到,同一侧的看不到,当下问道:“谁?”

  柴叔夏低声说道:“景王。”

  江晨皱眉道:“他怎么来了?”

  柴叔夏摇头道:“不清楚,景王身为皇子,本是不能出现在甜水巷,回影响皇家声誉,但他来了,说明有事。”

  江晨白了他一眼,说了等于没说。

  我也知道有事,重点是因为什么事而来?

  难不成是对封宜奴不死心?

  好不容易高衙内消停了,现在又来一个景王。

  江晨这几天可是打听了这个赵佶的第六子赵杞,十五就成亲了,现在十八,侧室都有了八个,一看就跟他爹一样,是个风流种。

  柴叔夏见江晨眉头紧锁,知他担心什么,道:“贤弟,我想景王哪怕再喜欢封娘子,也不会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来的。”

  江晨眼中闪过一丝异样,道:“最好如此。”

  也不知今天吹的是什么风,晚场,不但京城四大衙内到齐了,周邦彦、莫肖、孔丘、蔡成等几个大晟府、太学院的人也来了。

  赵杞听护卫来报,眯起眼睛,自言自语道:“看来那首《满江红》已经在朝中传开了,不过来的人越多越好,最好是像太学院的大学博士这样的,那么母妃就找不到理由责怪我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